债权人|又横又有姿色,华夏幸福的排雷方式难以复制!( 二 )


政府背景的“新空港”一出手 , 就消解了四分之一的债务 , 其兜底之决心非常强硬 。 这份强硬 , 越大的债主越能感受得到 , 潜台词也是心知肚明 。 中国平安和工商银行哪里能不明白?搞定了这两家 , 其他的债权人 , 无力改变大局 。
政府为什么态度如此坚决?
因为几十万套房子烂尾的背后 , 是几十万个家庭的愤怒 。 而几千亿债务崩盘的连带效应 , 金融系统难以应付 。
到那时 , 就不是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吃点亏的事了 。
从2月成立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开始 , 到3月开始制定脱困方案 , 4月相关机构尽调华夏幸福 , 6月专班牵头完成债务重组计划 , 7月沟通化债方案 , 9月公布具体方案 , 再到12月9日表决结果公布 , 虽然这期间各种诉讼、仲裁时有发生 , 但是整个局势的走势 , 一直按着“华夏幸福”不能死的框架在前进 。

债务重组方案一直得以在框架内运行的原因 , 还包括华夏幸福本身的残值不菲 。
除了环京地区的项目 , 华夏幸福还有不少核心城市的核心资产:深圳的城改、南京大校场的旧改、东莞的旧改、广州的城改…… , 这些项目 , 即便是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今天 , 仍然是出手就有人买 。
破落是破落了 , 但是院墙未倒家丁仍在 , 值钱的大东西还趁在家里呢 。
不仅值钱的大东西仍在 , 华夏幸福手里还有很多被称为“现金奶牛”的物业公司 , 一直在稳定地产出 。 这些“现金奶牛”和债务重组后留下的部分住宅业务 , 也是债权人最终同意延期还款的重要支撑 。
华夏幸福上赌桌的时候 , 显然不止带了洗干净的咽喉 。
又横又有姿色 , 且有大佬回护 , 才是那些磨砺至锋的重剑没有出鞘的原因 。
华夏幸福排雷的背后
很多媒体在报道华夏幸福的纾困方案时 , 用了“排雷成功”的标题 。
实际上 , 债务重组只是“排雷”的第一步 , 离脱离险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在漫长的延期还款过程中 , 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 有政策面的 , 有市场面的 , 有金融面的 , 甚至还有人的因素 , 都有可能横生枝节 , 而每一次的变数 , 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 难以预估 。
不客气地说 , 这个方案 , 于华夏幸福是纾困 , 于地方政府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 于大债权人是利益对价 , 于小债权人 , 说是澶渊之盟也不为过 。 同床四异梦 , 夜还特别长 , 现在就放言成功 , 属实不靠谱 。
还有媒体乐观地展望:华夏幸福为其他陷于困境的房企提供了一个解决之道 。
怎么说呢?但凡有盘花生米也不至于喝成这样 。 因为显而易见 , 华夏幸福的方案难以复制 。
前面说了 , 华夏幸福的特殊性很强 , 包括体量足够大、残值成色高、未来有支撑 , 这些东西才是华夏幸福赖以乞得残喘时间的基础 。
千亿规模以下的房企 , 本身破产的影响就不大 , 如果能卖的家当只剩下锅碗瓢盆和旧蚊帐 , 未来又没有什么肉眼可见的“奶牛”续命 , 怎么去复制华夏幸福的路子?靠画饼吗?要知道 , 那些债权人吃过的饼 , 比你画过的都多 。
放弃幻想吧 , 债务重组就是卖身 , 人老珠黄还是姿色犹在不是你说了算 , 买方才有定价权 。
其他陷困境的房企 , 真正值得期待的 , 是调控收队的哨音已经响起 。
房企的困境来自调控 , 能解决的也只有调控的放缓 。
如果说近期的多方表态 , 还是在放风 , 那么12月6日的顶层会议通稿里 , 调控要收队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晰 。
通稿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 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