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故乡的回忆:简单的“小炸”

故乡的回忆:简单的“小炸”
故乡|故乡的回忆:简单的“小炸”
文章图片

作者:吴钊
“小炸”简单 , 又不简单 。
说它简单 , 指它做法简单 , 小徐村每位成年人都会做;说它不简单 , 是它需要用油炸 , 在缺衣少食的计划经济年代 , 饭、菜、油都要省着吃 , 油炸东西吃就显得奢侈了 。
油炸东西吃 , 一年最多两次 。 一次是午季收上来 , 油菜籽打成油 , 大人高兴 , 趁炼油时给孩子们炸东西吃;另一次是春节 , 过年了 , 炸东西给一家老小吃 。
“小炸”做法确实简单 , 类似于手擀面 。
将小麦面粉放平台上 , 大多是擦干净的桌子 , 加少许的盐或糖 , 徐徐添水揉合 。 面粉多了加水 , 水多了加面粉 。 感觉面、水相宜 , 就要用力揉 , 反复揉 , 将面揉“热”、揉透 , 揉作大大的面团 。
面团“醒”一会儿 , 取擀面杖擀开 , 擀平 , 分层叠实 , 用刀切 , 切成一条条的面条状 , 提起抖开 , 就可以下锅炸 。 不过 , 比平时手擀出来的面条宽一些、短一些 。
炸出来的“小炸”呈金黄色 , 脆 , 酥 , 香 , 根根好看 , 根根诱人 。 咬一口 , 满嘴喷香 , 心花怒放 , 浑身舒畅 。
曾在《事出反常必有妖》那篇文章写过我小时候的一件囧事 。
那天早晨 , 妈妈烧好稀饭 , 去田里开活 。 我在家翻找零食 , 打翻装“小炸”的大搪瓷缸 。 妈妈回来吃早饭时 , 高兴地对我们说:“我拿一样好吃的东西给你们吃 。 ”我马上接话:“我不吃!”妈妈奇怪 , 感觉不对 , 去房里看 , 果然发现我闯的祸 。
妈妈笑 , 还是给我吃 , 就稀饭 。
“小炸”可能是老家油炸食品中做法最简单的 , 正因为做法简单 , 才被称为“小炸” 。 与“小炸”相对应的 , 是被称为“大油条”的油条 。
油条不只大 , 做法也复杂一些 , 村里会做的人少 , 而且炸起来伤油 。 想吃“大油条” , 多只能想想而已 , 多半狠不下来心去六家畈街上买 。
当时的意识里:不需要花钱的东西 , 不珍贵 , 不被视为好东西;需要花钱买的东西 , 才珍贵 , 才被视为好东西 。 “小炸”自己家会做 , 不需要花钱买 , 所以 , 孩子们更加现实地盼望吃“小炸” , 很少盼望吃油条 。
“小炸”好做 , 好吃 , 生活条件好起来的小徐村人现在却很少做 。 主要是不经意、不在意 , 可以吃到的零食太多了 。 买零食吃 , 成了零食的主要来源 。
【故乡|故乡的回忆:简单的“小炸”】“小炸” ,对现在小徐村的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 甚至有的孩子都没听说过“小炸” , 这是历史的进步 , 社会的进步 , 人的进步 。 这种进步 , 值得欣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