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厦门3月高三市质检语文试卷+答案( 二 )


(摘编自黄少安、张卫国、苏剑《语言经济学导论》)
材料二:
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 , 它强调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 , 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来研究语言 , 这为我们研究新词语 ,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言语活动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定式 , 即言语的内部始终有一种力量——人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上(体力上)和精神上(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的基本冲突 。人们总是在寻求更多、更新、更明确的语言单位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想法 。在这个活动中 , 人要消耗体力、时间、精力 , 所以人们在不断寻求能够省力又能被人普遍接受的语言词汇 。这就是法国语言学家马尔丁内提出的“语言经济学原则” 。如:“‘拼养’孩子让人欢喜让人忧 。”新词语“拼养”就适应了简洁、省时、省力的经济学原则 , 时下在年轻的父母中得以迅速流行 。再如:“美国选民对恶炒‘中国话题’不感冒 。”这里的时髦词语“中国话题”是指西方国家对崛起的中国是否对世界构成威胁的议论 , 其中隐含的是有些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客在大选前利用媒体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而引起的一系列话题 。
新闻新词语在展示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的同时 , 对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现代化的传媒技术手段如电视新闻、书籍、广播等传播着大量的新词语 , 扩展了人们的知识面 , 改变了人们的知识结构 , 开拓了人们的思考空间和鉴赏能力 , 提高了人们的思维想象力、创造力和生活热情 。新词语传播的新的价值观念 , 使精英文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 , 引导人们追踪时代发展的步伐 , 从而改变明天的经济生活 。现如今 , 大量流行的缩写新词语以其少量的符号表达了尽可能多的信息 , 适应了讲究速度和效率的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语言经济原则 , 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对此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
(摘编自潘锐《新词语的语言经济学效应》)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言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 国内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 , 对西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借鉴 , 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B.相比而言 , 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经济势能的研究更感兴趣 , 远远超过了对语言本身的研究 , 并且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 。
C.“中国话题”是有些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客利用媒体炒作出来的新词语 , 并没有体现马尔丁内提出的“语言经济学原则” 。
D.以少量的符号表达了尽可能多信息的缩写新词语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语言经济原则相一致 , 都讲究速度和效率 。
2.根据材料内容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尔沙克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 , 后世学者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理论 , 但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本体论基础依然没有形成共识 。
B.布里克利、格林以及拉齐尔、切尔等人的研究都是围绕语言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展开 , 可以为国家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制订提供帮助 。
C.言语活动中人精神上的惰性决定了人们总是在寻求既省力又能被人普遍接受的语言来表现内心的想法 , 新词语就顺应了人的这一需求 。
D.新词语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 , 还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 对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