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节哀的句子逝者如斯夫 劝人节哀的句子古文

和珅的成功之道,同感心理学
和珅
同理心又叫“同感”,只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和心境保持敏感和理解 。

劝人节哀的句子逝者如斯夫 劝人节哀的句子古文


劝人节哀的句子古文(劝人节哀的句子逝者如斯夫)
和珅
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和坤不仅是个大贪官,而且还是一个劣迹斑斑的奸俊小人 。但是,以乾隆的英明为何还要宠幸和坤长达20余年呢?到底是君臣相伴,还是别有隐情?是乾隆看错了和坤,还是和坤钻了乾隆的空子?
不过,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否认,和坤在贪官小人的背后,还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心理大师呢!
要知道,和坤是乾隆朝的大红人 。他“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被擢升为御前侍卫 。但从此之后,和坤深得乾隆的宠信,平步青云,任军机大臣长达20年之久,可谓空前绝后 。其中原因,恐怕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他的善解人意了 。
军机处议政
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赋,而和坤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下了很大工夫来收集乾隆的诗作,并对其用典、诗(词)风、喜用的词句了解得一清二楚,闲来还有所唱和,这让乾隆对他另眼相看 。
要知道,和坤作为一个满族人,却能在诗赋上有所建树,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呀!
乾隆母亲去世时,和坤表现得非常出色 。他并不像其他皇亲国戚、官宦臣下那样一味地劝皇上节哀,或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 。和坤只是默默地陪着乾隆跪泣落泪,不思寝食,几天下来人就搞得面无血色,形容枯槁 。能如此与皇帝同感共情的人,满朝文武中也就和珅一人如此!因此,他也深受乾隆皇帝宠信 。
一次乾隆出游,途中忽命停轿却不言为何,别人都很着急 。和坤知道后,立即找到一个瓦盆递进轿中,结果让乾隆非常高兴,完毕后继续起驾 。一路上,所有的人全都非常佩服和坤脑子的灵活,取悦龙心有术 。
乾隆是一个非常诙谐的人,总是喜欢和大臣们开玩笑 。因此,和珅就经常给乾隆讲一些市井的俚语笑话,使得龙心大悦,而这些,绝对不是一般军机大臣所能做到的 。
记得清人笔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按照惯例,顺天(指北京)乡试《四书考题,例由皇上钦命,由内阁先期呈进《四书》一部,命题完毕,书归内阁 。有一次,乾隆在命题之后,由内监捧着《四书》送还内阁 。途中正好遇到和坤,于是,和坤便打听起皇上命题的情况,内监又不敢多言,只说皇上手批
《论语》第一本,在快批完的时候,就微笑着开始书写 。和坤听了沉思片刻,就立刻想到乾隆肯定批的是“乙酞”一章 。因为乙酞两字包含“乙酉”二字,而那年乡试就是在乾隆乙酉年举行 。和坤便以此通知他的弟子们,结果正如和坤所料,那年的乡试考题果然是“乙酞”一章 。从这‘一点上,足以看出和坤“以帝心为心”,功夫非同寻常!
同感“共情”是指一个人能够准确无误地体察到对方的内心同感,也就是“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 。
和坤同感“共情”的能力在心理学中称为“同理心” 。同理心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罗杰斯针对医患关系中的医生而谈的,如今已扩展到医患关系双方及普通的人群之中了 。同理心又译作“移情”、“同感”、“共情”等,是指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和心境保持敏感和理解 。在与他人交流时体验到对方的内心世界的感受,并能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反应 。而且,这种共情层次越高,感受越准确、越深入时,它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一方,缓解情绪状态,促进双方的自我理解和双方深人地沟通,自然就能建立起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