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答 上海保障性租赁住房热点问答( 三 )


按照专项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在详细规划和建筑管理方面,我局将进一步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着眼促进保障性住房供需匹配、产城融合,选址主要聚焦轨交站点附近、五大新城、产业园区及周边等就业人口集中、租赁住房需求集中的区域 。
二是着眼提高新市民、新青年等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按照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标准,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公共空间等配套设施 。
三是着力提升租赁住房规划建设标准,倡导开放式街区理念,通过连廊、底层架空等增设邻里交往空间,使上海的租住生活更富魅力、更有温度、更具吸引力 。
在土地政策方面,落实国家明确的五条用地路径:
一是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
二是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可变更土地用途,不补缴土地价款,原划拨的土地可继续保留划拨方式 。
三是利用企事业单位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变更土地用途、不补缴土地价款 。
四是产业园区中产业类项目按照不超过15%用地面积配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并鼓励将各项目的配套比例集中统建 。
五是单独选址的租赁住房用地,主要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新出让商品住房用地继续配建不少于5%的保障性住房,无偿移交政府,主要用作公租房;继续配建不少于15%的自持租赁住房,主要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 。对于自持部分,鼓励各区统筹配建面积,集中实施配建,集中实施配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应当先于商品住房供地或同时供地 。
06
Q:上海将怎样具体落实《实施意见》,有哪些重点?五个新城等住房需求较大的区域,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供应有什么举措?
A: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规划资源局正在组织编制保障性租赁住房专项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有效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当前,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落实总量,明确路径 。将到“十四五”期末累计规划建设筹措的6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全部落图、落地,统筹、指导各区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规划、建设、供应全生命周期管理 。计划今明两年建设筹措的24万套(间),正在加快排摸梳理区域租赁需求、规划条件和存量房屋情况,采用新建、改建、配建等多种方式,尽快开工建设、改建改造认定,力争(今明两年)多做一点,满足新市民、青年人急迫的居住租赁需求 。
二是优化布局,供需匹配 。聚焦中心城区、五个新城等就业人口多、租赁需求大的区域,多渠道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与人口规模相适应、与产业规模和结构相协调 。在产业园区等就业集聚区域,因地制宜地提供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建立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的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
三是坚持公共交通导向,职住平衡 。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把握好住房的民生属性,“十三五”期间我们出让集中式租赁住房项目用地150余幅,可建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在各大城市中租赁住房新建量位居第一,其中,38%位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内(约50%位于产业园区周边),都将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供应 。
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新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内,新建住宅以保障性租赁房为主 。经初步排摸,至2025年,五个新城轨道交通站点600米范围内规划可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约4.4万套,占新城“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比重约40% 。
07
Q: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作,如何在项目审批和资金支持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