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一般30或40天,其中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
【初伏、中伏、末伏长短为何不同?如何确定的?】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
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
推荐阅读
- 长江三峡5日游多少钱
- 大连老虎滩门票多少钱
- 广州长隆门票2021年最新价格
- 无极桩、浑圆桩,没师父教可以站好吗?
- 八段锦第五式为什么练不好?
- 成都疫情最新消息
- 安康旅游景点大全
- 美瞳一般哪里有卖
- 南昌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 红花油过期了还能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