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节日的由来 什么是龙抬头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日在二

龙抬头节日的由来 什么是龙抬头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日在二月端,二月的月建为卯;“卯”是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震为龙,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 。在农耕文化中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福纳祥、驱邪攘灾的日子 。
“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 。“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 。“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 。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 。
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 。由于节期重叠,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为主,祭龙多在“龙飞天”的端阳 。
龙抬头节日的由来 什么是龙抬头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由来的背后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这让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
从那之后,人间连续的干旱,田里的庄稼也都快枯死了,河里的水也几乎干涸的可以见底了 。
田里面没有了收成,村里面闹起了饥荒 。大家都没有粮食吃了,病的病,倒的倒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 。
这时,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看着人间的老百姓受灾挨饿 。于是他趁着玉帝赴宴的时候偷偷地给人间降了一场雨 。
第二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发雷霆,他下令把青龙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下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
百姓们看了石碑,再看到青龙受罪,大家的心里都十分着急 。但是大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让金豆开花的方法 。
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的这一天,农人们从家里拿出许多的黄豆和玉米种子进行翻晒,准备播种,有个老人忽然发现,这些金灿灿的黄豆和玉米倒是挺像金豆的,于是老人立刻跑回家中让他的妻子到锅里去炒一炒,看看这些东西会有什么变化,炒了一会儿,黄豆和玉米里的水分也差不多都被炒干了,都爆了开来,只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从锅里传出 。
老人一看,“呀!金豆开花啦!金豆开花啦!”这个消息立马在村子里传了开来,老人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全村的百姓 。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地支起锅灶,炒起了黄豆和玉米 。炒好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摆上了桌子,点上了香炉 。大家把炒熟的黄豆和玉米供了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