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遣词用字异常精炼 , 《道德经》尤其如此 , 某些单字或双音节词应视为现代汉语的四字词语或成语的省略 , 这样才能与文意句意相符合 , 译释起来也才确当 。
如五十三章“服文采 , 带利剑 , 餍食 , 货财有余 , 是谓盗杅 。盗杅 , 非道也”的“盗” , 成语“欺世盗名”的省略;杅 , 成语“杅穿皮蠹”的省略 , 比喻蓄积富足 。“盗杅”意即欺世盗名而蓄积富足 。
如《道德经》一章的“无名” , “无状可名”的省略词 , 谓没有形状可以描述 , 指道;因为道就是寂静虚空无状可名的 。“有名”则是“有状可名”的省略词 , 谓有形状可以形容或描述 , 指人体 。
三十七章“道恒无名”的“无名”也是“无状可名”的省略词 , 而“化而欲作 ,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 , 夫将不辱”的两个“无名” , 则是“无可名状”省略词 , 意思是无法形容或描述 。
又如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 , 善抱者不脱”这句话 , 权威的解释是:善于建树者不可能拔除 , 善于抱持者不可能脱落 。但是这并不确切:建树的是什么、抱持的又是什么呢?与全章以及《道德经》的主旨有什么关联吗?
其实 , “不拔”乃是成语“坚韧不拔”的省略词;“抱”则是道家修炼术语“抱元守一”的省略;“建”即四十章“建德如偷”的“建德”之意 , 谓建立德行或功业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善于建树功业和德行者会坚韧不拔 , 善于抱元守一者不会使身心相脱离 。
如《道德经》十一章的“有之以为器 , 无之以为利” 。有之 , “有形之器”的省略;无之 , “空无之处”的省略;利 , 利器 , 有效的、实用的工具或器物 。此句译文:有形之器作为实用工具 , 空无之处才是它的功用 。
具体译释时 , 对于古义今义基本没有变化的字词当然就无所谓了;而有些字词古义今义发生了较大变化 , 以正常解读古籍时的含义难以译释 , 这种情况下就要适当考虑其它一些方法 。有些字词的解注会涉及到多种方法:或多音多义组词 , 或先拆解再组词 , 或通假组词 , 或组词、通假后再引申 。应灵活运用 , 不可拘泥、执著于一端 。
另外 , 文言文在语法方面也是比较复杂的 , 有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之分 。例如《刻舟求剑》中“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句话 , 很好理解 , 却很难直译;其实这就是一个倒装句 , 只要调整一下“是”和“从”的次序:吾剑是从之所坠 。这样无需增减一字 , 却就很好译释了:我的剑是从这里所坠落的 。如此一来也明显可以看出 , “是”表示肯定的语气 , 并非是通常所认为的指示代词这、这儿;“之”才是这个意思 。“所”则为结构助词 , 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 , 表示中心词是受事 。所以说此处“之”与“所”虽然是相连出现的 , 但是它们各有各的意思、各有各的用途 , 不能作为“之所”的句式来看待 。如果拘泥于“之所”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法 , 反而无助于对本句的确切译释 。《道德经》中某些带有“之所”的句子就属于倒装句 。
推荐阅读
- 魔方教程公式口诀七步详细教学 魔方教程公式口诀七步
- 荣耀X10参数详细分析及评测
- 转笔教程详细 转笔教程图解
- 玉米面大饼子的制作方法?
- 生殖细胞中分别有多少条染色体
- 婚礼当天的流程和准备事项 结婚当天婚礼详细流程表
- 泰山路线图和景点详细
- 酷派手机官网商城首页详细介绍
- 绣眉绣的一边粗一边细怎么办
- 手机拉卡拉怎么用 需要仔细阅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