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初显气象
《东方朔画赞碑》
《东方朔画赞碑》,存陵县文化馆内,乃颜真卿45岁时书 。就离《多宝塔碑》不到一年的功夫,颜真卿就展现出了不同的面目 。《东方朔画赞碑》字体端庄雄健,气势开张,《多宝塔碑》相形之下就只能算清秀 。
毕竟大字楷书,笔画更为充实,线条里多了篆书的意味 。单字来看,则依然如前多采用向右上方倾斜的姿态 。比如“大夫”二字,撇画都比捺画长,这其实和我们一般的书写习惯是背离的 。此时的颜真卿还没有完全掌握这种技巧,所以两个字都采用了一样的形式,造成单调,而且还会造成一种向后倾倒的不稳定感 。
相比之前的几个碑,《东方朔画赞碑》强化了线条的厚重感,“方”、“先”、“生”三字的长横都极力朝向右上方,收笔又迅猛下挫,而且长线两端在下中部居上,像一根挑着重物的扁担一样,内部集聚着力量,非常耐看 。
05
追求平正
《谒金天王神祠题记》
《谒金天王神祠题记》,清代中期陕西省华阴县华岳庙出土 。唐乾元元年年(758年)时值颜真卿50岁所书 。知命之年,颜真卿不求险绝,同为大字,较之前的《东方朔画赞碑》平正许多,以“天”字举例,首先倾斜程度不再剧烈;其次撇画捺画的长度也几乎一致 。
再看“祠”字,示字旁的长竖相当扎实,‘“司”部的竖钩也是经过驻留之后再缓缓平出 。再如“戊”字的弋钩根本不潇洒,只有稳沉,重心降低,在下部快到底时才往右进行稍大幅度的圆转 。如果说《东方朔画赞碑》的整体感觉还偏纵势的话,《谒金天王神祠题记》中的单字都更方整,长方形逐渐走向正方形 。
06
持守平正
《鲜于氏离堆记》
《鲜于氏离堆记》,原碑旧址在四川,清嘉庆间发现,仅存残石五块,共47个整字和7个残字 。此碑字大三寸,为颜真卿54岁所作 。对平正的追求是这一时期颜真卿的主要目标,这时的字又比之前更厚重平实一些 。依旧拿“大”、“太”二字举例,两字的捺画都比撇画要长,已经很符合我们现在书写时的习惯了 。再看“州”字,并立的三竖都垂直下扎,没有丝毫偏摆 。“陽”字右边“昜”部的长横也已经完全水平,不再朝向右上,整个字非常端稳 。
07
摒除习气
《郭家庙碑》
《郭家庙碑》,此碑为唐代名臣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所立的家庙碑,旧在陕西西安府布政司署内,1950年移入西安碑林 。自署广德二年(764年)立,此时颜真卿56岁 。虽是中楷,却能遒古雄劲,含蕴浑厚,疏朗流畅 。真如“银钩铁画,龙跳虎卧”一般 。中楷的书写不同于大楷,而且功用不一,颜真卿还是字有所倾斜,这也是当时碑体书法的一个普遍现象 。
不过与《多宝塔》已经很不一样了,《郭家庙》的字结体更长,而且倾角幅度不大,所以看上去还是比较正的,“書”字便是一例 。而且颜真卿有时会故意抵消倾斜感,比如“撰”字的提手旁,竖钩竟然不是垂直向下而是略微朝左倾斜的 。与之前最不同的是此时的字,横画当中很少在收笔处出现特别惹眼的下顿,只是圆圆往下回收,平和自然多了 。颜真卿应当是意识到那种修饰性的笔画过于累赘与刻意,需要简省 。
08
外拓开阔
《麻姑仙坛记》
《麻姑仙坛记》,颜真卿62岁所书 。该碑立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后遭雷电毁佚 。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 。其结体因线条厚重,为了在字的中宫留出余白,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扩张,外拓的写法被推向极致 。
推荐阅读
- 武大郎卖梨的小哥叫什么?
- 陈乔恩说过的经典语录
- 糖水杨梅可以保存多久 糖水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 草莓热量高吗 草莓热量
- 静心的网名女 静心的网名有内涵的两字
- 食盐去黑头真的有用吗 食盐去黑头
- 红米Note 9:更快、更强、更稳定的新一代智能手机
- 如何删除苹果手机的迅雷内存占用
- 不锈钢锅烧黑了怎么办 6种超级简单的方法
- 菠萝蜜怎么切开的视频 菠萝蜜怎么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