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有一怪 , 烧饼半个卖 。”这是流传在关中东部的一句俗话 。这半个卖的烧饼 , 状如新月、颜色金黄、空心饱满、酥香可口、所以 , 人称月牙烧饼 , 这个月牙烧饼夹肉也是一绝 。
说起月牙烧饼的起源 , 在当地流行着好多美丽的传说:
有一年 , 满天遍野黑压压地飞来一群群蝗虫 。瞬间 , 禾苗被吞食的只剩下光秆秆 。蝗虫一过 , 又遇大旱 , 土地干的裂了口 。饥饿的人们食光了树叶、树皮后 , 只好扶老携幼 , 背井离乡 。
这天 , 母子二人正在草棚里做着生意 。大路那头走来一群讨饭的人 , 人群中有一位两鬓雪白的老妇肩挎讨饭篮 , 手拄打狗棍 , 有气无力地慢慢走着 。好长工夫 , 才走到斌娃家的草棚前 , 她一坐到石凳上就上气不接下气地喘个不停 , 过了一会儿竟昏倒在地上 。斌娃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 , 端来一碗开水慢慢喂给老妇人 。喝下了半碗水 , 老妇人干瘪的嘴唇嚅动了几下 。斌娃忙从烤炉中拿出一个又软又香的烧饼 , 一掰两半 , 一块一块地送进老妇人口中 。那老妇人慢慢地吃完这个烧饼后 , 连个谢的字都没有说 , 挎起讨饭笼 , 拄着拐棍就走了 。
一连半个月 , 那老妇人天天来 , 斌娃就天天送给她两个烧饼 。
八月十五这天 , 老妇人又来了 , 斌娃照例双手捧出一个刚出炉的烧饼 。这回 , 那老妇人没接烧饼 , 反而递给斌娃一锭明闪闪、黄灿灿的金元宝 。斌娃从没见过这东西 , 一下傻了眼 , 不知该怎么办 。这位从没开过口的老妇人说:“这是给你的 , 顶我吃过的烧饼钱 。”斌娃连摇头带摆手地说:“大娘 , 吃几个烧饼算个啥?这东西我不能收 。”就这样 , 推来让去 。在屋里的斌娃妈听见了 , 她说:“斌娃 , 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 , 待人要和气 , 不要和客人争吵 , 吃个馍 , 有钱给 , 没钱让客人走 , 谁没个七灾八难的 。”
斌娃说:“妈 , 是那位常来的大娘要给咱一颗金—元—宝!”“噢 , 是这样 , 她和咱一样穷 , 更不能收 。”斌娃妈的话刚一落点 , 斌娃只觉得哗啦一闪 , 老妇人已不知去向 , 面前却站着一位娥眉横翠的少妇 。她挥起尘拂在斌娃妈眼前一扫 , 斌娃妈顿时只觉眼前光明 。几十年不见的小桥流水 , 草庵垂柳尽在眼前 , 高兴地喊到:“斌娃 , 斌娃 , 妈看见东西了!”
这时候 , 案板上一声刀响 , 把斌娃母子二人同时惊住 , 那少妇手持斌娃常用的那把菜刀 , 对准刚出炉的一个烧饼中间一切 , 霎时香气四溢 , 茅屋生辉 。少妇绣带飘拂 , 直上九天 。
人们说 , 被嫦娥切开的半拉烧饼形状 , 是她留给斌娃母子的金元宝 。从此 , 斌娃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他也娶上了媳妇 , 一家三口 , 仍以打烧饼为业 。月牙烧饼的名声一下在东府各地传开 。
这些美好的传说 , 既是对好吃又好看的月牙烧饼的赞美 , 更是对勤劳善良的普通百姓的赞美 。
其实 , 月牙烧饼是由秦汉时期的“炉饼”演变而成的 。尤其是西汉年间 ,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 人口增加 , 作为京城的长安需要从其他地区调进大量的粮食等物资 。古称同州的大荔县 , 地处黄河与渭河的交汇处 , 是漕运的咽喉地 。为了解决河工与驻军的吃饭问题 , 厨师们创制了这种利于携带、便于食用的“炉饼” , 世代相传至今 。
推荐阅读
- 如何去除红酒污渍,一定要用洗衣液吗?
- 去韩国济州岛旅游怎么订酒店
- 炸完东西的油怎么去除杂质
- 什么季节去武当山旅游景点
- 大理什么季节去旅游最好
- 食用碱去油污怎么用
- 炖大鹅怎么去腥味窍门
- 硬皮核桃怎么去壳
- 九华山必去的几个景点
- 冷冻虾尾要不要去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