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生猪产业链企业现状及如何用好生猪期货工具


当前我国生猪产业链企业现状及如何用好生猪期货工具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生猪行业体量硕大,涉及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众多 。从生猪产业链来看,前端是饲料生产企业,饲料行业中涉及的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豆粕、菜粕、DDGS等多种农产品,中间环节是生猪养殖企业,主要涉及到母猪-仔猪-生猪等生产养殖环节,后端是屠宰企业,目前我国屠宰企业数量众多,最终端是猪肉食品类加工企业和猪肉居民餐饮等消费 。
从饲料端来看,生猪饲料中最主要的原料是玉米和豆粕,其中玉米添加比例大约在60%左右,豆粕添加比例大约在20%左右 。但从替代的角度来看,当价格妥帖的时候,小麦、稻谷等品种在饲料生产中可以对玉米有一定比例的替代,菜粕或其他杂粕可以对豆粕有一定比例的替代 。
从生猪养殖企业来看,我国生猪养殖企业可以分为自繁自养养殖模式和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两种 。自繁自养养殖模式以牧原集团为代表,通过能繁母猪生产仔猪,仔猪育肥到生猪出栏,赚取了生猪养殖的全程利润 。公司+农户模式以温氏为代表,公司统一从外部采购仔猪,提供统一的饲料和动保产品,馈赠农户一定的代养费用,农户代养进行生猪育肥,赚取的是育肥环节的利润 。
从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现状来看,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企业占比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便宜 。近几年经历了非瘟的洗礼和行业价格的剧烈波动,大企业不断扩张产能,行业集中度较此前有所进步 。从可追溯的生猪养殖上市公司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大型养殖企业年出栏量总体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但是我们统计的这10家大型上市企业,2019年总出栏量累计4605.2万吨,相比2019年我国生猪总出栏量54419万头,也仅占8.46% 。另外,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养殖企业正在向饲料+养殖一体,集团化经营方式转变 。大型养殖企业大多有自己的饲料生产企业,而大型饲料集团也在向下游养殖方向布局,转为饲料+养殖一体的模式 。
生猪期货的上市能够为我国生猪养殖企业带来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将为我国生猪行业的发展助力 。我们知道,期货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价格发觉和风险管理 。从定价的角度来看,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我国生猪行业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公正、连续的报价 。由于期货的标的都是远期合约,市场参加者以及产业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期货价格(也即对远期价格的预期)去教诲未来的生产经营,定产定销 。从风险管理功能来看,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有效的期货保值工具,对于养殖企业来讲,可以通过生猪期货来进行生猪价格的保值,也可以通过生猪、玉米、豆粕期货来进行生猪养殖利润的保值 。目前我国生猪行业正处于产能恢复、猪价下行的周期当中,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生猪养殖企业规避未来猪价下行、养殖利润缩水的风险提供有效的工具 。
从屠宰行业来看,我国屠宰行业存在企业规模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十分分散的特点 。这主要与我国生猪行业现状有关 。我国生猪贸易环节主要依赖生猪贩子(猪经纪),从生猪供需过剩的省份调出,调入生猪供需有缺口的省份,也就是以“运猪”而非“运肉”的模式存在 。这意味着屠宰多以本地屠宰为主,多分布在各省的区、市、县、乡镇内,难以形成大型的屠宰集团 。另一方面,我国的居民食用猪肉爱慕“热鲜肉”,要求购买的猪肉新鲜,不习惯“寒鲜肉”,这也就决心了屠宰企业辐射范围小,主要遮盖附近短距离的供应 。目前国内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包括雨润集团、双汇发展、温氏、众品、金锣集团、新盼望集团、天津宝迪、唐人神、龙大肉食等企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