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原因: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1、朱桓的计策与《三国演义》的曹操三笑相似,连续在曹休的退路埋伏两支部队 , 倘若吴军在挂车就把曹休拦截下来,那么夹石的伏兵就做到抵挡贾逵援军的作用 。结果却是吴军没有在挂车截击曹休,到了夹石才把曹休堵住,让贾逵与吴军争险,使疑兵之计逼退了吴军 。
2、按照朱桓的计策,即便曹休能突破挂车包围,再突破夹石也会损失更大 。
3、只是夹石头截击曹休时效果差了许多,因为贾逵一来就成了曹休和贾逵夹击吴军,吴军一时难以判断贾逵的兵力,所以很快选择撤退 , 如果本就事先埋伏好对付魏军
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发生在石亭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休、贾逵和陆逊 。故事梗概如下: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曹休削去贾逵的兵权后,周鲂立即派人这一消息通知陆逊 。陆逊随即下令,以大将徐盛为先锋,在石亭摆开阵势,等待曹休大军 。没过几天,曹休率部进至石亭,得知吴军在此出现,曹休大惊 。他连忙让人找周鲂前来问话,却发现周鲂突然不知去向 。曹休此刻才明白,周鲂的投降果真是诈降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曹休后悔不已,立即派部将张普为先锋,率领数千士卒与徐盛展开较量 。仅仅几个回合后,张普便败下阵来 。曹休又命张普及薛乔各自率领两万将士埋伏在石亭南部和北部 , 企图在次日的较量中出奇制胜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不过,曹休的计策早已被陆逊识破 。陆逊命令朱桓和全琮二人各自率领三万兵马沿石亭山路包抄到曹休的营寨后,以放火为号 。自己则率领中军从中路突袭 。当日黄昏,朱桓和全琮领兵出发,很快便到达指定位置,并与曹军发生混战 。在战斗中,朱桓斩杀张普,全琮打败薛乔 , 曹军陷入一片混乱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此时 , 陆逊率部也发动了进攻 。徐盛一马当先,冲入曹军营寨 。曹军伤亡惨重,死伤无数 。曹休只得带着残部夺路而逃 , 不久后来到夹石道一带 。此时,有一支军队突然出现 。曹休大惊,以为是吴军在此埋伏,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贾逵领军前来增援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贾逵的掩护下,曹休终于摆脱了吴军的追击 。司马懿得知曹休兵败,也只好引军撤退 。至此,石亭之战以陆逊的大获全胜宣告结束 。战后,曹休羞愧难当,忧郁成疾,不久病重而亡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小说中描述的此次石亭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 。不过,小说中有几位人物却并未在真实的石亭之战中出现过 。首先是小说中提到的吴军先锋徐盛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徐盛并未参与过此次石亭之战 。而书中出现的曹军将领张普和薛乔也并未真实的历史人物 , 仅为小说中的艺术形象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至于说到石亭之战的具体经过,历史与小说也有着较大的差异 。按照小说的描述 , 周鲂随曹休一起来到了石亭 。在吴军发动进攻前离开曹军 。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周鲂一直呆在鄱阳 , 跟随曹休的仅仅是周鲂的亲信董岑或者邵南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当曹休率部进至皖城之后,便意识到自己中了周鲂的计策 。此时,曹休出现了一个致命失误 。他认为自己拥兵十万 , 吴军无法将自己击败 。于是,曹休下令全线进攻,企图将吴军击溃,这一失误导致了后来曹休的惨败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曹休的攻势遭到了吴军的顽强抵抗,战事随即陷入胶着 。无奈之下 , 曹休只得下令全军退守石亭 。但曹休做梦也没有想到,陆逊早已就石亭作为决战之地,并在此地附近集结了近十万兵力 。就在曹休退守石亭的当晚,陆逊的总攻开始了 。吴军的总攻完全出乎曹休的预料 。在吴军的猛烈进攻下 , 曹军乱成一团,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不少士兵扔掉手中的兵器四散而逃 。 , 十万曹军陷入绝境 。至此,曹休的失败已无法逆转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避免曹休全军覆没的关键人物 , 是曹魏豫州刺史贾逵 。他率部急行军二百多里,赶到夹石 , 将被吴军团团包围的曹休救出 。贾逵的这一举动出乎陆逊的预料,吴军的包围圈很快被贾逵打开一个缺口,曹休等人顺势突围而出 。不过,经此一役 , 曹军损失惨重,曹休大军伤亡、被俘人数高达数万人,损失各种车辆二万余辆,军用物资也都变成了东吴的战利品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我在前文中曾经提到,战事开始之前,朱桓曾向陆逊提出率领一万将士在夹石埋伏,待曹休兵败退至夹石时发动进攻 , 将曹休全歼 。但这一计策遭到陆逊的拒绝 。从战事的过程来看,曹休兵败石亭后,的确沿夹石撤退 , 可见朱桓有先见之明 。那么,陆逊拒绝朱桓的计策是不是贻误战机呢?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朱桓提出歼灭曹休的计策是什么

文章插图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 , 如果事先在夹石设下伏兵,无法保证行动的隐蔽性 , 万一行踪泄露,曹休会有所警觉,就会并作出相应的部署,这会对下一步的战术实施带来巨大影响 。其次,以一万兵力堵住曹休十万败退之军,力量对比悬殊 , 并没有多大把握 。万一敌军增援部队赶到,该军必将陷入曹休两面夹击当中,而后来局势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 , 陆逊决定,在石亭之战打响后,以部分兵力向夹石以北运动 , 以机动兵力袭击曹军,歼灭曹军的有生力量 。而当贾逵援军赶到后,该路军队随即撤离 。这样一来既起到了支援追击曹军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自己遭受损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