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山居秋暝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讲解分析

王维(701年-761年) , 字摩诘 , 盛唐诗人的代表 , 有“诗佛”之称;他擅书画 , 亦通音律 , 多才多艺 , 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 画中有诗 。”
在诗歌创作中 ,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诗歌成就最高 , 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 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 , 他与孟浩然并称 , 合称“王孟” 。他的山水田园诗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
王维也是唐代有名的画家 ,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 。诚然 , 他用诗人兼画家的眼光观察景物 , 并把绘画的技法融入诗歌创作 , 因此他的许多山水田园诗写得形象鲜明 , 色彩艳丽 , 构图精美 , 富于空间层次感 , 诗情、画意非常浓郁 。
他四十多岁时在长安东南蓝田县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 期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后世的名作 。选自高中教材的《山居秋暝》就是他此时写的一首“言志”诗 , 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 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俗 , 甘心隐居的愿望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 沁透着乡村令人无限眷恋的风景美、人情美、风俗美 。
“空山新雨后 , 天气晚来秋 。” 首联诗人用大手笔勾勒了雨后山村美景:秋天——雨后——傍晚——山中 , 如依次打开的画卷:万物空明洁净 , 空气润泽清新 , 松林苍翠 , 青山隐隐 , 视野空阔 , 暮色四合 , 晚风习习 , 凉爽宜人 , 令人身心陶醉 , 心旷神怡 。“眼中之景即心中之景” , 这空旷寂然、幽美洁雅之景正是诗人恬淡、宁静之心境的自然流露 。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 , 对山水田园环境多么喜爱 。

唐诗山居秋暝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讲解分析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颔联通过“月、松、泉、石”细致生动展示了乡村风景之美:山上苍松挺拔俊秀、一尘不染 , 夜空朗月明亮皎洁 , 透过枝柯在林间洒下明暗班驳的疏影 , 明净、清幽之美感油然而生 , 仿佛连诗人的心也被过滤了一般;诗人置身松林 , 陶醉在苍松明净清幽的世界里 , 习习凉风拂面入怀 , 而地上树影班驳 , 明暗交错;仰视苍松 , 透过或疏或密的枝叶 , 顿见头顶一片皓月青天 , 令人身心为之沉醉 。如白练般山泉在青石上淙淙流过 , 清澈、流转 , 缓急自如 , 像优美的奏鸣曲在演奏 , 仿佛是大自然脉搏在轻轻跳动 。连那山石也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 。山石之青、泉水之清 , 石也洁净 , 泉也清明 , 和那纤尘不染之苍松、朗月疏星之夜空相融成趣 , 与诗人恬静闲适之心情浑然融为一体 , 天人合一 , 其乐融融 。
仰望明月 , 宁静安详;俯视流泉 , 清澈欢畅 。风清松劲 , 山泉淙淙 , 月明星稀 , 清辉如水 , 林影班驳 , 情态朦胧 , 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 好一幅乡村恬静幽美的风景画 。在这里 , 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 , 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 。难怪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