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赏析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注释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赏析 项羽本纪原文及翻译注释


项羽本纪补注:
徇:动词,攻取
送:护送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这段话往往会看出他年少时就胸有大志,学兵法,万人敌 。这分明是浮躁,是缺点,可是放在后来成功人士的身上,却变成优点了 。况且很多人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话,说项梁教他兵法,只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人起义,会稽郡守不想为人所制,便准备先发制人,招来项梁商议起义问题,没想到却引狼入室,不但是为人所制,并且连命都没有了,头被项羽一刀切了 。
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 。今暴得大名,不祥 。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不仅是陈婴母的心声,更是在几乎与此同时,沛县起义中萧何曹参的心声 。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 。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 。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后来项羽最重要的谋士范增,一出场很神奇,已经七十岁,还带有神秘色彩 。这个策略乍一看无厘头,没意义,其实仔细想想,却非常有道理 。项羽最后的失败,其实就和杀怀王有很大关系,刘邦公布项羽的十大罪状,其中有一条便是杀怀王 。
其实我觉得宋义也并非是没谋略的人,不能说谁对谁错,历史就是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性,由于他看出项梁的灭亡,回来果不其然,因此,怀王才欣赏他,让他为上将军,而项羽为次将 。后来在路上,大概是两方面的原因,才导致宋义被杀,第一项羽本来就不服 。再加上他俩的策略有所不同 。后来的巨鹿之战虽然项羽大获全胜,是项羽的成名之战,以至于过后,召见作壁上观的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固然威风八面,但这场战役还是太过冒险,以将卒二万,对抗章邯纠集起来的几十万秦军 。最后的胜利,只能说是幸运,加上项羽个人魅力造成的 。
其实三秦的投降,完完全全是迫于朝廷的压力,是胡亥赵高的谴责,甚至迫害,才使秦国最后的几个生力军的位将军投降的 。否则就算是投降,也不会那么快 。只可惜三位秦将投降后,他们手下的士兵,二十万秦卒坑杀于新安城南 。
本来在曹无伤告诉项羽后,再加上范增的劝说,第二天早上,便准备打刘邦的军队,先不说人数悬殊,刘邦十万,项羽诸侯联军四十万,就算是刘邦占优势也不行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当天晚上,本是韩王的大臣张良正好在刘邦那里,而他有一个好朋友,就是项伯 。项伯告诉张良后,张良又告诉刘邦,刘邦一共说两句为之奈何,说明当时刘邦急了,最终让项伯进来,以兄事之,并且约为婚姻,然后项伯到项羽那里劝说,便有了鼎鼎大名的鸿门宴 。
对于项伯这种做法,以至于包括后来在鸿门宴中的表现,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明末陈仁锡有个说法,虽不太可信,但挺有意思 。他说人臣之义无私交,项伯固然不忠,为张良利用,然后又为刘邦利用,项伯固然卖国,给后来的乌江自刎,项羽的失败埋下伏笔 。项伯是项羽的另一个叔父,不错,但他这种做法却是情有可原的 。说是章邯杀死项梁,而在他投降后,项羽还封他为王,伯之心始寒矣 。固然是一种解释,但我想还不够全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