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降噪原理 耳机降噪和不降噪区别

降噪耳机似乎就是为我们创造安静的聆听环境,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欣赏音乐吗?其实降噪耳机被打造出来,是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目标——是保护听力 。
过大的噪音对于音乐的细节再现有很大的影响,这是源于声音的遮蔽效应:虽然所有的声音都会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如果同时存在一个较强的声音和一个较弱的声音,我们会感受到较强的声音比较清晰而较弱的声音会被掩盖掉 。简单来说,无论是较强的声音还是较弱的声音都存在,而且比较弱的声音在较强的声音面前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掩盖掉了,造成我们“听觉”听不到 。

耳机降噪原理 耳机降噪和不降噪区别


降噪耳机分类 一种是主动式降噪耳机,另一种是被动式降噪耳机,它们两个在降噪原理、降噪效果等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
被动式降噪
也叫物理降噪,其原理非常简单粗暴,就是通过降噪材料的物理特性将耳朵和外界的噪音隔绝,原理简单且成本很低,对于高频声音降噪效果明显,通过耳塞、耳罩等实现被动降噪效果 。
主动降噪
功能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运用的是声波可以被相互抵消的原理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而降噪程度的多少,也是由反向声波的等级所决定的 。
耳机降噪原理 耳机降噪和不降噪区别


这个原理在声学中叫“相消干涉” 。但这种方式,并不会将所有的声音都过滤掉 。
戴上降噪耳机,有人会觉得还会听到的环境声音变得高频了 。其实不是降噪耳机把环境声变得高频了,而是降噪耳机主要过滤的是中低频声音,所以会听到高频的环境声音 。
耳机降噪原理 耳机降噪和不降噪区别


那为什么相消干涉这种方式主要针对的是中低频?从上面的波形图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中低频的波形较长而且稳定,高频波形比较短而且变化很快 。这就意味着中低频噪音能够很好地被降噪耳机中的麦克风拾取并妥善处理,而高频噪音很有可能在还没有被麦克风捕捉到之前就已经被人耳听到了 。
结合生活场景来看,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KHz,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声音,大部分环境和车辆噪音(发动机和地面摩擦)是在100Hz-1KHz范围内,人声的频率范围是100Hz-8KHz,汽车的鸣笛、激烈的敲击、撞击的频率会更高 。为了能够有效消除影响聆听音乐的噪声,大部分降噪耳机的针对频率段落都在100-1KHz之间 。
【耳机降噪原理 耳机降噪和不降噪区别】
主动降噪的处理方式分为3种:
前馈式降噪FeedForward
其采集声音的麦克风是在外侧,来采集耳朵外面的噪声 。采集之后会立刻输送给DSP进行相应的降噪处理 。
如果这个麦克风放得足够好的话,它能够监听到大部分你能听到的场景里的噪声 。在这个基础上来个反相,对噪声做一个处理,叠加到耳膜上 。但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即噪声的方向是全向的,不知道在哪儿,还有包括测量也不够精准,漏掉一些噪声 。
反馈式降噪FeedBack
麦克风位于耳机内测,采集到的噪声会和我们耳朵听到的噪声比较接近,采集之后输送信号噪声给DSP进行降噪处理 。同时,麦克风还会不断检测抵消过后的声音,是否还有残余的噪声存在 。不断对比多次降噪,起到更好的效果 。
混合降噪Hybrid
即用两个麦克风(前馈+反馈) 。一个麦克风是朝外检测外部的噪声,另一个放在耳机内侧,就是上面两个的结合体 。两个麦克风采集到的噪声都会输送给DSP进行处理,更加准确,降噪处理效果更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