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课文教案

【观潮课文教案】一、 说教材
《观潮》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 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 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 。 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 。 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画面,通过重点语句段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

观潮课文教案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
3 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含义 。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
4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一些语句,想像课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
二、说教法
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因此我采用创设情境法进行教学 。 上课时播放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文字描写深刻感受 。 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培养语感 。 因此,我还将采用以读代讲法进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读一读,议一议,看谁能把潮来时的那种“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的气势读出来 。
观潮课文教案


三、说学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老师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 。 因此在这堂课中我将运用自主探究式学法 。 “钱塘江大潮,自古
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为什么这么说,“奇”在哪儿 。 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了解 。 语文课堂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因此我还将采用合作交流式学法,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议一议文中的哪些词和句用得好 。
四、说教学程序
《观潮》这篇课文结构非常清楚,作者分别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这三个方面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总写,重点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 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还是一篇写作的好范文 。 为了使本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质疑导入,激起探究兴趣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这一课 。 ”(教师板书课题后质疑课题,什么是观,什么是潮?师生交流后回到课文中 。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段“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提问“读到这儿,你有什么要问的?”学生会质疑“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奇在哪儿?”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再结合课后的资料袋说说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 {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激起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这儿的潮水是由于特殊的地形而形成的,那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感受 。 我们先把课文的鄣碍—生字扫除掉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