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 端午节叫女儿节的历史由来( 二 )


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 端午节叫女儿节的历史由来



各地端午回娘家的讲究
广州人对端午节很重视, 旧俗在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 。 年轻“新抱”(媳妇)们, 用“全盒”六个或四个, 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姑娘和儿童们挂香包, 挂包以五色丝线编织, 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 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贤良, 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手艺, 俗称“新抱手艺” 。
香包中装有檀香、八角、花椒、琉璜等 。 午饭后, 家家贴“午时符” 。 符用宽约一寸, 长近一尺的黄纸条, 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 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 。 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 并扎上一束蒜头, 涂以朱砂避邪 。 也有些人家还在门上贴上用黄纸写的小对联:“艾旗迎百福, 蒲剑斩千邪 。 ”正午时分, 用水果、粽子拜家神, 烧艾草薰屋角, 称“驱蚊虫邪魔” 。 用雄黄酒调朱砂, 在孩子的额上、胸口、手心上点一红点, 以示避邪 。
在湖北秭归民间有“端午比年大, 姑娘回娘家”之说, 端午节甚至比春节还隆重, 已婚女子要带着丈夫和小孩回到娘家, 拜见父母 。 他们或步行, 或坐轿, 或骑马, 或坐船回娘家, 与娘家人团聚过端午 。 女儿娘家的父母要准备好酒菜, 并邀请来亲朋好友, 一起度过一天的快乐时光 。
在以前的老北京, 出嫁的女人要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娘家探亲, 探亲时, 手臂上系着彩色丝线、胸前戴着红绒花 。 巧手媳妇还会编织五彩粽子(内壳用硬纸叠成, 大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 外面缠上五彩丝线, 连成一串)佩戴身上祈福增寿 。
端午节为什么又叫女儿节 端午节叫女儿节的历史由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