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同步训练上册答案【通用6篇】( 二 )


(选自《苏轼文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白露横江 B.徘徊于斗牛之间
C.凌万顷之茫然 D.挟飞仙以遨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赋 , 原指铺陈描写的手法(《诗经》六义) , 以文体雏形出现的是屈原的辞赋 , 唐
以后出现的文赋 , 是散文化文体 , 用韵自由 , 句式参差 , 清新流畅 , 如杜牧的《阿
房宫赋》及苏轼的《赤壁赋》 。
B.壬戌 , 中国传统纪年方式 , 按天干和地支组合而成 , 前面的“壬”是天干 , 后面的“戌”是地支 。 天干一共十个 , 地支十二个 。
C.既望:既 , 过了;望 , 农历小月十五日 , 大月十六日
D.美人:代指有美貌的人 。 古诗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 , 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 , 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明月、白露 , 水波之美 。
B.“少焉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徘徊”二字 ,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有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的感情 。
C.第②段 ,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愉悦的箫声 。 作者饮酒乐极 , 扣舷而歌 ,
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
D.第⑤段 , 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 , 转悲为喜 , 开怀畅饮 , “相与枕藉乎舟中 ,
不知东方之既白” 。 照应开头 , 极写游赏之乐 , 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侣鱼虾而友麋鹿 。
(2)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 哀吾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
10.【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词语古今异义的能力 , 能力层级为B级 , 理解 。 A项“白露”古义为白茫茫的水气 , 今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B项“斗牛”古义是星宿名 , 今义是一种游戏方式;C项“茫然”古义是旷远的.样子 , 今义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D项“遨游”古今义都是指逍遥自在的嬉戏游玩 。
11.【答案】D (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 能力层级为B级 , 理解 。 D项“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 。
12.【答案】C (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 。 能力层级为C级 , 分析综合 。 C项“客人愉悦的箫声”错 , 应是“客人悲凉的箫声” 。
【答案】(1)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 , 以渔虾为伴 , 与麋鹿为友 。
(2)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 , 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 哀叹我生命的短暂 , 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 能力层级为B级 , 理解 。 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 , 抓住古汉语特殊语言现象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 。 每小题各5分 。 第(1)题翻译出“渔樵”(名作动 , 打鱼砍柴)、“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侣、友”(名作意动用法)各1分 , 大意2分 。 第(2)题翻译出“寄蜉蝣”、“哀”、“ 须臾”各1分 , 大意2分 。
《赤壁赋》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天 , 七月十六日 , 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 。 清风缓缓吹来 , 江面水波平静 。 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 , 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 。 一会儿 , 月亮从东山上升起 , 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 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 , 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 。 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 。 多么辽阔呀 , 像是凌空乘风飞去 , 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 , 好像变成了神仙 , 飞离尘世 , 登上仙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