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癞蛤蟆正名 原因是什么( 二 )


片赡酥呈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厚约2~3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平坦 。黄褐色或淡棕色,质脆易折断 。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 。
团蟾酥一般多为扁圆形团块或饼状 。直径约7~8厘米,厚约1厘米 。呈棕紫色或紫黑色,表面平坦光滑,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胶质样而光亮 。
2.干蟾的生药性状,体形较中华大蟾蜍为小,腹部无黑斑 。
3.蟾蜍胆为蟾蜍的胆囊,春至秋捕蟾蜍,剖腹取胆囊,鲜用 。
应用
1.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之功 。主治疔疮发背、无名肿毒、咽喉肿痛、龋齿痛、小儿疳疾、心力衰竭等 。用量0.01~0.03克,外用适量 。
2.干蟾有解毒散肿之功 。主治痈肿疮毒、小儿疳积等 。也有用于治疗胃癌的 。用量0.12~0.18克 。
3.蟾蜍胆有镇咳、祛痰、平喘、消炎之功 。用治气管炎 。用量1~3只 。
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 。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
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 。
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同时蟾蜍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是营养丰富的保健佳肴 。
医用功效
据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载:
蟾蜍,味腥、温,有毒 。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 。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分超8千量价上(凡有8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分) 。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 。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血病、淋巴瘤等 。
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 。服法请遵医嘱 。
蟾衣是蟾酥浆液的表皮包衣,孙思邈称:“蟾蜕(衣)除恶肿,神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 。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 。现代研究认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蜍毒素,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蟾毒配质还有较强的麻醉作用 。科研人员发现蟾衣还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 。
据医圣张仲景称:“蟾皆拾,衣不现,奇也” 。几千年来,人们只知道蟾蜍能蜕衣,但始终拾不到蟾衣 。科研人员通过观察终于发现,蟾蜍在盛夏暴热的夜晚,借雷鸣电闪可蜕衣一次,且边蜕边吃,蜕完吃尽,极难采获,故而难于应用于临床 。
各地先后开展人工养殖蟾蜍取得成功,养蟾取酥,养蟾取衣已变成现实,只要饲养者掌握了蟾蜍的蜕衣规律,利用特殊的蜕衣工具,可顺利地获得一张纯天然蟾衣 。为此,人工大规模采集天然蟾衣资源再也不是神话 。
蟾衣是中药宝库中一味新兴药物 。通过对蟾衣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深加工,可研制出一批新型成药及注射剂,其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