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想让孩子听话又有主见怎么办


父母想让孩子听话又有主见怎么办



我有一个很好的方法 , 可以让孩子听话又有主见 。 一个“太听话”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压抑”的孩子 , 他认为不听话是危险的 , 只有听话才能得到父母的爱 。
怎样培养听话又有主见的孩子问题通常从“教养的平衡”、“收放适度”或者“规则和自由”方面去探讨 , 很容易陷入“说起来很对 , 做起来很难”的窘境 , 因为那个所谓的“适度”、“平衡”很难确定 。 那么 , 有没有更好的理解或者方法来帮助我们呢?我的答案是:有 。 请看下面两句话:
我们到底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到底要成为孩子什么样的父母?
这是两个相连相似但有本质不同的两个角度 。 按照前者的逻辑 , “我们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 仿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能“要”出来的 , 这显然是不成立的 , 因为孩子有他先天的气质 , 有他自己的选择 。 “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是我们无法把握的而“做什么样的父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 , 这就是两者的最大区别 。 当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我们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 , 我们将体会到“能够把握”的美妙感觉 。
比如想让孩子“听话” , 我们的着力点就是做一个“我的话孩子愿意听”的父母 。 那么 , 接下来就是怎样才能达成“孩子愿意听我们的话” 。 其实 , 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 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 , 孩子自然就愿意听我们的话:
1.言出必践
不轻易许诺(如礼物或出游) , 许诺了就放在心里一定兑现 , 万一因特殊情况兑现不了 , 要真诚的道歉 , 就像对我们的朋友一样怀有歉意;
规则明确 , 允许就是允许 , 不许就是不许 , 比如和孩子商定逛商场只能买一个玩具 , 但是孩子决定买什么 。 那么 , 孩子买完一个还要再买 , 就要鲜明而坚定的拒绝(不必生气 , 只拒绝就好了) 。 同时 , 无论孩子想买的那个玩具性价比多么低、多么不适合孩子 , 我们都不能否决 , 要让他来决定(其实 , 孩子一定能从错误的选择中学习) 。
2.确切地让孩子感到我们为他着想
这个要点是孩子“感受到”才算数 。 很多父母用心良苦为孩子不惜代价 , 可是孩子却跟父母不亲 , 这是因为父母给孩子的是“父母想给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 , 而且父母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也不愿去了解 。 孩子就想跟妈妈一起玩 , 妈妈认为花高价报班或者请家教是“爱” , 却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玩 , 认为这个不重要 , 这种情况孩子就是感受不到 , 感受不到“爱”又被强给 , 孩子内心压抑 , 就会反叛或者疏离 。
教导孩子做或不做一些事 , 也可以让孩子感到是“为他着想” 。 比如不能玩电器插座 , 要让他感到是为他的安全 , 怎样感到呢 , 就是把危险告诉他;比如“现在好好学习 , 将来才有出路” , 这种话孩子就是不能感受到的 , 因为他太小对“将来”没有概念 , 所以能做的就是 , 让他感受到“成绩的成就感”和“学习本身的快乐” 。
3.让孩子信服
我们自己说的自己相信而且能做到 , 我们的建议是必要的而且是有价值又可行的 , 孩子不能做到的、不知道的、不懂的 , 我们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教给他、帮到他 , 他就信服我们 。 反之 , 孩子就不信不服我们 。 比如我们教导孩子“要诚实” , 其实“诚实≠实话实说” , 别人请我们吃饭 , 我们不愿意去 , 会客气地说“今天没空 , 以后再约” , 这就不是“实话实说” ,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诚实 。 我们或许以为孩子太小不需要这么多 , 可是孩子很敏感很认真 , 这些都看在眼里 , 内心就冲突就怀疑 。 再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好好学习 , 努力进取 ,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 , 我们这句话就没有力量 , 因孩子相信他看到的远远多于相信他听到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