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明星,鄂温克族瑟宾节的历史探源( 四 )


“通古斯”的含义学界主要有“东胡说”和“食猪肉说” 。二者均有不合理之处,互相否定,彼此都不能说服对方 。首先,出现在春秋至秦汉的辽东地带的东胡与二千年后出现在贝加尔湖附近的通古斯人是风马牛不相及,遭到白鸟库吉、凌纯声等反驳;其次,白鸟库吉、凌纯声等提出“食猪肉说”,民族调查资料显示,与雅库特人接壤的鄂温克人不养猪,“食猪肉说”也站不住脚 。
通古斯,出于突厥语族雅库特人,突厥语“To-kuz”,汉译为“九”,指九姓胡,即室韦人中的九姓胡、九室韦 。
《北史》记载:“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 。”
《旧唐书》记载:“室韦,我唐有九部焉 。所谓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如者室韦、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讷北室韦、骆驼室韦,并在柳城郡之东北,近者三千五百里,远者六千二百里 。”
【鄂温克族明星,鄂温克族瑟宾节的历史探源】《通典·边防》记载八部部名有一些差异 。
所谓“九部”室韦,仅列出八部,或者说只有八部,说明九室韦不是“九部”室韦的意思 。九,实是突厥语“Tokuz”的汉译,九室韦是通古斯室韦的翻译 。九室韦所居吐纥(山),“吐纥”尾音脱落,比照托纥臣水,吐纥山应该是“吐纥臣”山,因“通古斯”而名山、名水,异写为托纥臣水、吐护真水、陶猥思水等 。
室韦八部中值得注意的是黄头室韦、骆驼室韦,他们应该来自中亚的胡人 。陈寅恪说:“杂种胡即中亚昭武九姓胡 。唐人当日习称九姓胡为杂种胡,杂种之目非仅混杂之通义,实专指某一类种族而言也 。”通古斯人的先民是九姓胡,又称粟特胡、西域胡等 。
(三)粟特胡的政教首领称萨宝(保)
九姓胡亦是粟特胡,粟特胡的政教首领称萨宝在中原史籍中多有记载 。据荣新江先生研究:“萨保(又作萨甫、萨簿、萨宝),则是音译自粟特文的s'rtp'w,由‘商队首领’发展成‘聚落首领’之意,汉文意译为‘首领’或‘大首领’ 。”鄂温克通古斯人的先民是九姓胡、粟特胡,粟特胡的政教首领称萨宝,演变到清初鄂温克人的首领称“瑟宾” 。“瑟宾”是通古斯人的发音,在阿尔泰语系中,有b辅音转为m辅音现象,女真—满洲称“珊蛮”“萨满” 。
鄂温克(埃文基)人在归附清朝或投靠俄国前,部落首领称“瑟宾”“萨满” 。基于发音与“萨宝”相近,及其族源关系的存在,可以判断出“瑟宾”“萨满”由萨宝演变而来,是“政教合一”的首领 。
研究萨满教的学者认为,“在部落时代,一些族体中的萨满成为氏族上层成员,有的氏族部落首领兼有萨满身份 。萨满不同程度地充当了部落间军事与政治事务的裁决与执行者角色 。早在1752年,通古斯人的萨满也是他们的氏族首领 。沿叶尼塞河,萨满率领河左右两岸的埃文克人的武装群体互相攻打 。17世纪和18世纪布里亚特人在反对俄罗斯人时,萨满常常指挥战斗” 。萨满教研究者多认为萨满教的历史很久远,其实萨满教就是给予氏族部落阶段的原始多神崇拜、万物有灵观念的“冠名”,是人为地对氏族部落阶段有神信仰的泛指、泛称 。通古斯人“萨满”的真实身份是部落首领,其权力职能范围内有祭天敬神、巫术医病等 。
部分鄂温克人归降清朝,首领“瑟宾”(萨满)多接受国家命官,其政教权力也随之发生变化 。作为清朝命官的部落首领,一是要带兵戍守征战,与部落分离,失去服务部落宗教事务的机会;二是作为朝廷命官,不能带领部落祭天敬神 。在清朝,皇帝是祭天的独享者,朝廷命官擅自祭天,有犯上之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