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明星,鄂温克族瑟宾节的历史探源

原文题目:《鄂温克(埃文基)人“ 瑟宾节”的历史探源》

鄂温克族明星,鄂温克族瑟宾节的历史探源


李秀莲
历史学博士,齐齐哈尔大学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从事宋辽金元史及北方民族史文化研究 。著有《金朝“异代”文士的民族认同之路》等 。
赵静怡
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 。
摘 要:人为建构的鄂温克“瑟宾节”,迎合了旅游文化发展的需求,但“瑟宾节”的来历与内涵需要进一步探讨 。鄂温克人也被称为“通古斯”,“通古斯”是突厥语,汉译“九”,指九姓胡,九姓胡又称粟特胡 。粟特胡的政教首领称萨宝,萨宝经历了由“商队首领”到“聚落首领”的演变 。“瑟宾”是萨宝的同音异写,“瑟宾节”是因部落首领而名,它产生于“瑟宾”为商队首领时期,是粟特商胡遗留在“丝路”上的文化事象 。
关键词:鄂温克;通古斯;粟特胡;瑟宾节;萨宝
消逝已久的鄂温克“瑟宾节”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复兴,古老的民族节日披上时代盛装,作为节俗非遗日渐走进民族生活 。在鄂温克人聚居地,连续多年举办“瑟宾节”盛会 。2007年“瑟宾节”入选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古老的节俗,“瑟宾节”嫁接在现代社会,承载着民族文化,其根脉却遗落在历史的尘埃中 。为了“瑟宾节”的活态传承与文化价值的提升,有必要对瑟宾节的历史进行探源 。
一、鄂温克人“瑟宾节”的恢复与困境
在明末清初,鄂温克先民经历了由自然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或臣服于清朝政府,或归附俄国,部落迁徙与离散致使文化、文明失落,曾经存在于鄂温克先民生活中的“瑟宾节”消失在历史的变迁中 。
(一)“瑟宾节”在小说创作中“复活”
20世纪90年代,“瑟宾节”恢复出现契机 。林文堂先生翻译前苏联作家伊·戈戈列夫等创作的中篇小说《太阳的崇拜者》,小说描写道:“‘瑟宾’节是鄂温克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 。古时候生活在大森林里的鄂温克猎民,每逢‘瑟宾’节时都集会举行节日活动,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像大自然一样纯朴的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点燃起篝火,煮着熊肉、熊脖子、熊头,猎人们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巴伊安奈’神,崇敬大森林的主人 。到了晚间,举行盛大的宴会,部落长召集族人们共进晚餐,老人坐在前边,青年人自动坐在后边,把熊肉放在石盘子上,吃熊肉,喝肉汤 。宴会结束后,鄂温克猎民跳着舞,成群结队地寻找理想的树,将熊的颅骨盖挂在树枝上,以示纪念 。然后在篝火下,继续跳起来,手舞足蹈,矫健有力 。”
小说的描述给恢复“瑟宾节”提供了一些思路 。1993年6月15—16日,黑龙江省鄂温克族研究会二届三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决定每年公历6月18日为鄂温克族“瑟宾节”,以驯鹿为吉祥物,暂定《彩虹曲》为节日歌 。1994年6月8日,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决议将“瑟宾节”定为法定民族节日 。
(二)人为建构的“瑟宾节”
“瑟宾节”被“恢复”是人为的建构,节日名称、日期、吉祥物、主题歌舞以及节日活动内容都是基于现代民族文化的“组合”,一方面,体现了鄂温克人回望历史记忆的情感;另一方面,无法回避“瑟宾节”原始风貌的缺失 。虽然“瑟宾节”作为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会连年举办,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旅游文化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但不论在鄂温克人的内心,还是在民族节俗文化的谱单上,“瑟宾节”缺少民族文化的根基,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