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搬家,搬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小时候住市区,恰恰在淮海路和南京路两条著名马路的中间,可谓核心地段。阅尽繁华,也伴随嘈杂,因不堪忍受局促的居住空间,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后来长大了,工作数年,攒钱,贷款,终于如愿以偿,搬到了城市外围。不仅有卧室,还有书房和阳台,客厅宽敞得可以开party;环境也清静了,天高路远,鸟语花香,天天像是住在公园里。但时间久了,又发现诸多不便。首先,地处偏僻,且不靠地铁,每次与人相约都要千里迢迢一路奔波;想就近招待亲朋好友,又苦于找不到像样的餐厅和咖啡馆。一旦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漆黑,城市的热闹丰富与我全然无关。
拖鞋|搬家,搬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再一次搬家。这一次,幸运地搬到了城西古老的街道。有人戏称:旅游,就是从自己厌倦的地方,到别人厌倦的地方去。搬家也一样,从自己住厌的地方搬到别人住厌的地方,将别人熟悉的风景,变成自己的新鲜和好奇,换一种方式生活。
追求地段总要损失一些面积,但,那又何妨,你大可转换空间定义标准,不必囚在一方尺寸。房不在大,能放卧榻就行,走出去,整个街区都是你的大客厅,方圆几公里统统揽入自家后花园。
西区低调而安静,也繁华,但这份繁华是表面上看不见的,掩盖在爬满藤蔓的古旧老房之下,掩盖在路人从容的神色中。只有当你慢下来,坐下来,住下来,才能慢慢感受到它的好。习惯了横平竖直大路朝天,绿灯闪烁便焦急地一路狂奔;而这里的马路大多窄小,尚未辨明方向便三步两步跨了过去。楼宇更为密集,弄堂如迷宫般纵横交错。老的建筑,虽年久失修,仍有人居住,顽强坚守,刷成彩色的窗棂,见缝插针的花盆,他们把自己活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汽车完成了它的使命,我改乘地铁,骑共享单车,更多的时候是迈开双腿步行。城市,需要靠人来丈量,才有温度与质感。因此我遇到更多有趣的人。这里的人热衷于泡咖啡也热衷于开咖啡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从纽约伦敦来,心满意足地坠入这里的闲散安逸。牵着心爱的狗狗,握一杯卡布奇诺,坐在微凉的晨曦里,任过往行人的裙裾与自己的脚尖擦身而过,玩味的就是这份人与城市的“近在咫尺”。
拖鞋,是这个活色生香的生活秀中另一个重要的意象。以前每每说起老上海的“本地土著”,总是满头卷发、碎花睡裤、趿着拖鞋,一副松垮不屑的形象。现在的居民则体面得多,看不到赤膊和困裤,但拖鞋仍在,那是一种主人的姿态,是心理上的放松,真正把街道当成了自家地盘。
日子变得缓慢,日常非常安静,日日有小松鼠在窗外树上来回奔忙。一天早上,楼下反常地人声嘈杂,好奇地拉开窗帘望去,原来是一位老太被快递小哥的助动车撞翻在地,而支撑起她大半个身子的,竟是小区的保安队长,用自己的胸膛整整撑了她半个多时辰,直至120救护车来。五大三粗的汉子,此刻格外地温柔,一口东北话听着暖心悦耳。
又一日懒得烧饭,随机走进一家街边小店。女老板麻利地开好单子,忽然说:“你像我以前的一个同事。”我以为是寻常的套近乎路数,呵呵一笑,自嘲:“我可是大众脸。”“不是!”她倒是较上了真,肯定地重复道:“的确很像。你讲话的腔调很特别,还有很多小动作,简直一模一样。”我埋头吃饭,忽听老公在一旁发声:“在哪里的同事?不妨说说看嘛。”老板沉思了一秒,吐出两个字:“机场。”“哦,虹桥机场,××大楼?”老公倒是脑子转得比我还快。我脑中灵光一闪,想起来了,我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房产公司做办公楼销售,楼下有公司配套的餐厅。多年前的那张面孔,穿越时空隧道呼啸而来,与眼前的迅速重合,她,就是那家餐厅的经理!我们兴奋地抱在一起——原来是你,你竟然在这里!“那时老板跟我说,以后你一定要开一家自己的餐厅。现在我做到了。”“那时我就对他立下flag,将来要成为一名作家,现在我也做到了。”搬家,让我与二十年前的同事意外重逢,印证彼此的人生轨迹,见证平凡中的奇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