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置业|土木打灰,建筑牛马( 二 )


怎么不跑路?既然土木行业这么艰苦 , 为什么还有大批年轻人前仆后继呢?
最浅层也最直接的原因 , 自然与利益相关 。 单纯从薪资角度看 , 土木人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 就职于中铁X局的大猛子曾在视频中介绍过 , 他有一年的见习期 , 期间工资每月5千;见习期结束参加转正考试 , 转正后每月8~9千 , 再加上偏远地区补助、边境补助和绩效提成 , 一个月能算到1万左右 。
对一个刚工作一年的毕业生来说 , 这样的工资水平 , 虽然比不上互联网大厂和金融证券 , 但也算不错 。 在一些招聘机构的毕业生薪资调查报告中 , 土木专业学生的平均薪资总能排进前10 。 虽然高薪背后隐藏着“辛苦费”的意味 , 需要用大量的时间、体力投入来换取 , 可对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 , 时间和体力 , 反倒是最富余的东西 。
而且从长远角度看 , 土木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是比较稳定的 。 这一点 , 从土木工程专业高达90%的对口就业率上就能看出 。 这是一个能够“从一而终”的行业 , 毕业不会失业;如果去了国字号单位 , 就业后基本上也不会遇到裁员问题 , “三年当总工 , 五年做项目经理 。 再有能力和机遇加成 , 年薪百万也有可能 。 ”
虽说眼下行业渐趋饱和 , 三总五项也成为历史 , 但相比其他新兴行业 , 土木从业者的晋升路径还是比较确定的 。 表面上看 , 低换血率让年轻人很难出头 , 可换个角度 , 却也让这份工作更加安稳:不犯原则性错误 , 老老实实熬资历 , 总能等到领导离职的时候 , 轻松补缺 。 在国考、考研一年难过一年的背景下 , 这种类似公务员的升职逻辑自然能够吸引大批追求安稳的年轻人 。
当然 , 薪资和发展 , 也不是土木行业的特权 。 进一步思考 , 留守土木的原因倒有些无奈:提桶跑路后 , 能去干嘛呢?
在工地上 , 常用的技能无非拉线、打灰 , 可是土木人大学阶段的课程内容远比实操技能要多 。 数学、制图是跑不掉的 ,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岩石力学等力学分支也难以回避 。
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的差距 , 是鸿沟 , 也是围墙 。 高密度的理论学习 , 使得土木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抽身乏术 , 很难有余力向其他领域拓展 。 就业以后想要换行 , 就得一切从头学起 。 这既需要勇气 , 也需要能力 。
数字化是转机吗?数字浪袭来 , 没有哪个行业能置身事外 。
土木这个传统产业 , 也经历着一场缓慢的变革 。 说缓慢 , 是因为数字技术在土木建筑领域的切入确实慢于其他行业 , 发展到今天仍未完全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危险、低产出的困境;说变革 , 在于国家导向和产能升级的强力驱动 。
2020年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联合十三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 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 , 在建筑全过程中加大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等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 。 在后来的“十四五”规划中 , 数字建造更是被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
其实 , 早在2019年 , 我国智慧工地市场就打开了百亿大关 。 如果追溯数字建造的历史 , 也已经走过了最早的碎片化应用、后来的可视化展示两个时代 , 到2020年 , 可以算作进入了数字建造3.0时代 , 更加强调全流程的数字化集成 。
按理说 , 产业的数字化程度越高 , 知识依赖度就越高 , 有本科及以上背景的从业者优势就越明显 。 从2018年同济大学获批开设“智能建造”专业至今 , 已有超过2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 , “土建老八校”在智能建造方向的研究势头更是你追我赶 , 每年都有大批创新成果出炉;传感器与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结构智能等知识加入培养体系 , 似乎也改变了之前“纯力学”的知识结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