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是哪里特产,客家人为什么有擂茶,有哪些特色的风味

擂茶,又名三生汤,是一种特色食品 。主要流传于广东汕尾市、益阳安化、桃江、常德等地 。起于汉、盛于明清 。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 。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 。待钵中的东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 。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 。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 。又一说,擂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 。擂茶在汕尾市地区最为盛行,分为三个茶段:早上(9:00-11:30) 下午(3:00:-4:30) 晚上(8:30—11:30)晚茶,在这个三个时段汕尾每家每户基本都在喝擂茶 。
关于擂茶的起源,目前公认的说法为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南关城老妇人何婆售卖的街边小吃 。当时的南关城是潮汕和惠州经商的必经之路,而何婆的擂茶解决了往来商人的疲劳,因此名声远播 。
南关城就是后来的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擂茶至今都还是那一带的主食 。后来之所以变为河婆擂茶,可能是因为镇上有一条大河,或是为了纪念那位何婆 。
擂者,研磨也 。擂茶,就是把茶叶、芝麻、花生等原料放进擂钵里研磨后冲开水喝的养生茶饮 。擂茶在中国华南六省都有分布 。保留擂茶古朴习俗的地方有:湖南的桃源、临澧、安化、桃江、益阳、凤凰、常德等地,广东省的海陆丰、英德、陆河、揭西、五华等地;江西省的赣县、石城、兴国、于都、宁都、瑞金等地;福建省的将乐、泰宁、宁化等地;广西的贺州黄姚、公会、八步等地;台湾的新竹、苗粟等地 。
另外,在江西省丰城市下辖的荷湖、罗山、蕉坑、铁路、洛市、秀市等地(即当地所称的河东地区),江西抚州南丰县(桑田、太源、太和)等地,也有擂茶的习俗,不过至今不清楚其流传的开始时间 。其制作方法比客家人的擂茶简略了许多 。
客家擂茶
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擂茶算得上客家饮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客家擂茶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揭西、陆河、海陆丰、五华、英德等地;江西省的赣县、石城、兴国、于都、宁都、瑞金等地;福建省的将乐、泰宁、宁化等地;广西的贺州等地;台湾的新竹、苗粟等地 。
擂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有关的文学记载也散见在一些古籍中,如黄升《玉林诗话》所载《肝胎族舍》一诗曰:“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足茶 。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足证研麻,泡茶款客,是当时江南的一种风俗 。此外,汪增棋先生引《都城纪胜,茶坊》“冬天兼卖擂茶”、“冬月添卖七宝擂茶”;又引“杭州人一天吃三十文木头”这一古语,说明历史上南宋偏安,人口众多,擂茶相当普及,甚至日耗大量木质枣擂杵 。
安化擂茶
俗话说,五里一音,十里一俗 。安化县虽然和桃江县唇齿相依,也同样喜欢喝擂茶,但是,其擂茶的制作方法与味道,却截然不同 。
像香喷喷的稀饭
安化县的擂茶稠如粥,香中带咸,稀中有硬,通俗地说,就像一香喷喷的稀饭 。每碗擂茶里面,有嚼的,有喝的,喝上一碗,就是一餐不再吃饭,也不会觉得饿 。因此,如果说你有机会去湖南省的安化县,有谁家请你去喝擂茶,你最好是空着肚子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