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校只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很难针对厌学学生特点进行教育 。随着时间加长,考试次数增加等因素使一部分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困难,导致更加厌学 。
部分教师对优生和厌学学生不同教育价值观 。客观上造成孩子学习机会不均 。教师对厌学学生的消极期望影响了他们的自我判断,使其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 。
不良社会风气和文化对孩子也产生一定影响 。如“一切向钱看”的扭曲思想,不健康电影录像等也对青春期孩子产生极坏影响 。再或结交社会不良青年耳濡目染,逐渐厌学 。

四、厌学的概念是什么呢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 。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是一对孪生兄弟 。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 。
人们常把逃学和厌学联系起来 。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 。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
五、解决厌学的对策
厌学和逃学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病症”,它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少年健康成长有很大危害性 。我们应该尽快消除学生中的厌学和逃学现象,使学习过程和手段,与学习目的得到统一 。如何才能消除厌学和逃学现象呢?
(一)家长方面
家长对孩子学习状态的估计要客观,期望要合理 。不应该把自己没有满足的求知欲加到孩子身上,把失去的东西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而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使孩子在超负荷的运转中,对学习和掌握知识产生厌恨 。应该正确的做出估计,既不要盲目乐观,更不能低估 。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孩子厌学显着的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这时候家长应该对孩子适当地降低要求,创设情境,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克服自卑,要多倾听、多宽慰、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境,纠正厌学情绪 。
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轻松的家庭气氛,不要一天到晚对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讲道理,打比喻、举例等,虽然对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顾的很好,但是让孩子没有真正感受到宁静、温馨的生活环境,也没有了自由独立的能力 。

家长对孩子要注意激励的方式方法 。学会赞美和鼓励,家长必须懂得,语言赞美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场合和适度 。平时要以表扬为主,少用批评、责怪,批评过多,会使孩子情绪低落,学习时更易犯错误 。
家长也可尝试利用兴趣与学习之间的迁移 。由于有特长、有兴趣孩子会经常受到学校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使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 。
推荐阅读
- 路面反射裂缝,混凝土路面如何设置应力消减层?
- 出轨的家庭如何破镜重圆 出轨破镜重圆妈妈网
- 如何保存蚕豆瓣
- 中华烟如何辨别真假从外包装上
- 婚纱摄影儿童婚纱礼服如何挑选 儿童婚纱礼服
- 家长想给宝宝测智商 儿童如何测智商
- 怎样克服说话紧张症 发言紧张如何克服
- 如何测试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测试
- 身边的恶魔丨如何识别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型人格
- 科学家们怎样测定光速,光速是如何测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