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和杏林有什么区别

杏坛和杏林有什么区别

杏坛和杏林有什么区别


杏林指医护人员,杏坛指教师 。杏林原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是常用的一个词汇,典出东汉时期福建籍医生董奉 。再往后渐渐扩展为医护人员的代名词,来赞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护工作者 。杏坛与杏林有关,但指的并不是医护人员,而是老师,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人员 。
杏坛一词已成为从事教育工作者的美称,常会说坚守杏坛 。如三尺杏坛写春秋,一枝粉笔画古今 。意思就是在讲台上度过光阴,传授人类历史和自然知识 。由此可见,杏坛和杏林是指两个不同的职业,分别是教育和医护工作者,深受人们尊敬的光荣职业 。
杏坛和杏林有什么区别?【杏坛和杏林有什么区别】

“杏林”是中医界常用的一个词汇,该词产生于汉末,和该词直接有关的主人公是东汉时期福建籍医生董奉 。
医术高明的董奉视钱财如粪土,为人治病,从不取人钱物,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在被治愈之后,如果愿意,重症患者在董奉的诊所附近栽种五棵杏树,轻者就栽种一棵杏树 。十年过去之后,董奉的诊所附近就有了十万余株杏树,郁郁葱葱,蔚然成林,成为当地一景 。杏果成熟后,董奉又将杏果卖出,换来粮食周济庐山附近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 。一年之中,被救助的百姓就多达两万余人 。在董奉去世后,庐山一带的百姓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董奉 。后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往往喜欢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一类的话语来赞美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 。
而“杏坛”则与“杏林”没有任何关系 。“杏坛”之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 。庄子在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 。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 。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 。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遂以“杏坛”名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