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 “34岁”南极地震台大变身( 二 )


因为没有人烟 , 少了人为干扰 , 南极成为了科学家们最爱的地方 , 这里是开展地震观测与研究的极佳场所 。 又因为这里是太阳风、磁层、高层大气能量耦合和交换的重要部位 , 地球磁场变化比中低纬度地区复杂得多、丰富得多 , 被认为是研究地球磁场的重要窗口而受到各国地球物理界的高度关注 。
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介绍 , 在南极开展地震观测研究 , 特别是获取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 , 可以了解南极大陆的地震活动性 , 对研究南极大陆和大陆架岩石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 通过分析这些地震资料和其他地球物理资料 , 有利于研究南极大陆及其邻近海域岩石层的横向变化特征 , 以及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 , 为矿产资源的研究提供背景依据 。
更重要的是 , 如果将来自长城站地震台观测内容与我国大陆地震观测台网所得的资料结合 , 可以研究全球地震特征;利用地脉动、冰震及地震记录 , 可以研究南极地区的微震活动、地脉动的季节变化和冰震的波形特征、冰震的震源参数及其与地震的差异 , 获得更完整、全面的分析对比数据 。
改建地震台 , 难在哪儿? 12级以上大风且山高坡陡冰雪厚
众所周知 , 南极大陆气候恶劣、荒无人烟 , 在这里建设、发展、完善、改建一座地震台都非易事 。 从1985的初建 , 到后来的历次维护、加固 , 到此次的改建工程 , 都凝结着科学家和众多工作人员的心血 , 这其中还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 。
正如一位地震领域的老专家向科技日报采访人员讲述的那样 , 最初 , 我们在南极地震台观测地震采用的是模拟观测和记录图纸存储 , 后来变成可以实时传输数据的宽频带地震台 , 到这一次的改建 , 每一步的发展都不容易 。
2月21日 , 常利军刚从南极回到北京 。 在此次承担南极长城站地震台改建任务之前 , 他已经数次随科考队前往南极现场执行地震科学考察任务 。 与以往更换设备、提取观测数据 , 以及对地震台做检查、维护等工作不同 , 今年的改建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 。
常利军表示 , 由于南极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及地震台站建设的苛刻要求 , 地震台在改造过程中困难重重 。 受西风带影响 , 地震台所在地的大风可以达到12级以上 , 平常8级、9级大风很普遍 , 极大地限制了野外作业的开展 。
长城站地震台位于距长城站区南面500米的八达岭山上 。 那里山高坡陡 , 冰雪很厚 , 如何将近3吨重的地震观测房运上去 , 对常利军和他的队友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
常利军告诉采访人员 , 去年12月刚到站上时 , 他们开着未载物品的装载机和挖掘机试了一次 , 试图开辟一条运输路线 , 结果刚上坡不远 , 车就陷进了积雪里 , 以失败告终 。 一直等到今年1月中旬 , 山上的部分积雪融化了 , 才再次用挖掘机把运输路线上多余的积雪和巨石清理掉 , 开辟出一条简易山路 , 在吊车、装载机和挖掘机的相互配合下 , 最终将观测房运到了山上的地震台 。
(本文图片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提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