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药物保存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外用药内服药放一起
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小药箱,基本上都是将常用药堆放在一起的,实际上这样很不合理 。
一是因为药品于长期存放过程中在温度、湿度等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外用药和内服药堆放在一起,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互相产生影响;
二是避免因为混淆药物的用药方式,造成伤害,比如炉甘石外观很像草莓口味的混悬液,造成误服 。
误区二:认为冰箱是储存药品最好的地方
药物常因光、热、水分、空气、酸、碱、温度、微生物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失效 。不同的药品贮藏的条件不同,但避光、干燥、阴凉、密封是保存药品的四大要素 。以温度为例:
常温下贮藏:在10~30℃的环境下贮藏;
置于阴凉干燥处:意指将药品贮藏在0℃~20℃的干燥地方;
2℃~8℃冷藏:表示要放在冰箱中贮藏 。
通常可以放入冰箱的药品:
针剂:与片剂相比,针剂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很多针剂应该放入冰箱保存 。尤其是一些特殊药品,如胰岛素、白蛋白、乙肝疫苗、微生态制剂等生物制品,一年四季都需要在冰箱的冷藏室贮藏,否则会失效,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
栓剂:栓剂在高温条件下,容易软化而不方便实用,因此,放入冰箱后,使栓剂处于硬化状态,便于使用 。
混悬剂:以粉末状盛装在容器内的药品,在未冲泡的状态下,室温下的保存期为标示的有效期 。一旦加水后,其保存期限已缩短,一般不超过15天,因此应该放置在冰箱中冷藏 。
外用药品: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漱口液等,在夏季宜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以获得较长的保存时间 。
【如何正确使用药物】通常不可以放入冰箱的药品:
糖浆剂: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导致药物浓度与原先标注的不符;
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引起基质分层,影响软膏的均匀性与药效 。
所以,这两类药品一旦开启,应在短时间内用完,同时宜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 。
误区三:开封后仍然参照包装有效期
开封前的保存期可至药品标示的有效期,药品开封后有效期会因为贮藏条件变化发生相应变化,任何药品在开封后则应尽快用完 。
片剂、胶囊等容易干燥、破裂,颗粒剂、滴丸等药品容易吸潮,开封后应尽快服用完毕,一般应在3个月至半年内用完;水剂应在疗程期间服用完毕,尤其糖浆剂更容易滋生细菌;即使药品开启后进行冷藏保存,其意义也不在于长期储存,而是为了保证短期使用质量 。
误区四:不重视药品自带的包装
小药盒是为了方便吃药做出的新设计,目的是让我们在短时出门或者变换地点时方便服药 。但部分人喜欢把一星期的药甚至更长时间的药全部放在一个小药盒里 。丢掉药品原包装把药物长期混放在一起的做法是错误的 。
药品本身的包装都经过了严格测试和审批,有利于药品的储存 。目前市面上的小药盒并没有经过像药品包装同样严格的检测和审批,不一定具有以上的性能 。因此,放弃原来的包装,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及药效 。同时,不同的药物混在一起,相互之间容易串味甚至发生反应 。目前大多数药片都采用铝箔独立包装,可以将药片连同它的“小外壳”一起剪下来后再放到药盒里 。
误区五:过期药直接扔进垃圾箱
有些人对家庭小药箱的态度很认真:定期查看药品有效期,把过期药丢弃至垃圾桶 。这种把过期药品当垃圾扔掉的做法同样是非常错误的 。过期药品不同于普通废弃物,随手扔到垃圾箱除了污染环境,被其他人捡走使用,甚至“回收”制成新药出售,危害极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