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故事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 , 心中悲愤不已,于五月五日 , 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自?。?人们为了不让鱼虾损伤屈原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 。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作“糵”,芦叶裹米也 。从米,葼声 。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 。
《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以恶鸟,故食之”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
源于纪念屈原 。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楚国大臣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 , 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 ,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 外缠彩丝 , 发展成粽子 。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在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心中悲愤不已,于是,5月5日,屈原怀抱大石头入汩罗江自?。嗣俏瞬蝗糜阆核鹕饲那?,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就这样,这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
2、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大家每年都会过端午节,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吃粽子,可是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怎么来的吗?不知道的话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之后,因无力救国而痛心不已的屈原选择了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江自尽 。人们得知此事,纷纷来到江边划船打捞,却一无所获 。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人们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江中 。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粽属于“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 。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 , 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 。
“粽”字本作“糉”,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 。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 , 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 , 方伯协极 。享用角黍 , 龟鳞顺德 。”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 , 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 , 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
端午其他习俗介绍
1、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
3、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以及端午其他习俗的简单介绍了,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习俗呢?欢迎补充,咱们在评论区里相见吧~
粽子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 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 , 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 。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 , 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 , 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
第二年的端午节 , 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 。可是,过了端午节后,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说:“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我吃到了 。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
老人问屈原:“还有什么办法呢?”
屈原说:“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
从那以后 , 年年端午节那天,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 。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1、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 , 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 , 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 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
2、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 , 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 , 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 , 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 。
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端午节又称龙舟节、天中节、端阳节等 , 是中国传统节日 。其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而演变而来 。端午节吃粽子一是为了除瘟疫、求吉祥,二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 三是光宗耀祖,四是为了“求子” 。
一、除瘟疫求吉祥
最初粽子是拿来当作祭祀神灵和祖先的祭品的 。因为古人认为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在这一天里 , 必须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及提供供品 。祈求来年除瘟疫、与邪祟、吉祥如意 。否则灾祸就会降临 。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变,祭祀用的粽子,渐渐出现在大家的桌子上 , 讲究的是福泽恩惠众人 。直到现在中秋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美食 。虽然每个地区的粽子可能会不同,但是所赋予的含义是一样的除邪,保平安 。
二、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军所迫 , 看着百姓深受水火之中,自己却无能为力,爱国诗人屈原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泪罗江 。百姓闻之,争相划船,想要将屈原的尸体打捞上来 , 好好安葬 。但是几日无果,又见鱼虾空游,怕他们咬食屈原的身体 。就向江中投下糯米团、希望鱼虾吃了糯米团,不再去啃食屈原的尸体 。
后来 , 随着时间的推移 。端午节食粽、纪念屈原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屈原的故事活跃在每一个中秋节 。实质上,这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 。
三、光宗耀祖
端午节吃粽子是每个地方的习俗,各种各样的粽子让人眼花缭乱 。比如五花肉粽、黄米蜜枣粽、红糖豆沙粽、经典鲜肉棕、栗子鲜肉粽、细沙枣泥粽等等 。而且因为“粽”和“宗”音近,吃粽子又被赋予了人丁兴旺,光宗耀祖的美好寓意 。粽子种类多样,赋予了人丁兴旺 。
所以到了后来端午节吃粽子,不仅仅是因为粽子的美味,款式多样,也是因为粽子图个好彩头多子多福 。
四、求子
古时候,母亲送出嫁的女儿、婆婆送新婚的礼物,都会赠送九子粽 。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习俗传闻,吃了粽子就更容易“中子”和“众子”,有人丁兴旺,多子多福的寓意 。而且古代看重子嗣后代,古人对于此事尤为看重,所以送粽子图好彩头
最后:端午节发展到今天 , 已经不仅仅是为了除瘟疫 , 求吉祥、纪念屈原、光宗耀祖和“求子”,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习俗节日 。在这些美好寓意的基础之上,更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比如赛龙舟、挂艾蒲、洒雄黄酒等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端午节或许会被赋予更多美好的含义,会有更加新颖的庆祝方式出现 。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
传说 ,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 , 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 , 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 , 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
一般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 , 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 , 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 。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 , 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 。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 , 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
到了唐代 , 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
扩展资料
购买粽子的注意事项:
1、要选购有QS(食品质量安全许可证)标志的商品;其次,查看标签:商品标签上应标明商品名称、净含量、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产品执行标准号;食用时查验主要原料及配料与标签是否相符,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三无”产品 。
2、警惕“返青粽叶” 。为保持粽叶新鲜诱人,一些商家采用化学染色手段,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使其表面光鲜、色泽鲜绿 。而人体过量或长期摄入铜,会使大量铜元素积蓄于肝脏,引起铜中毒 。
3、最好到正规商场、大型超市购买粽子,同时留存有效购物凭证,以备日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消费者千万不要为了贪便宜或者方便,在一些流动的小摊贩手中购买,因为其流动性较大,即使发现有质量问题 , 也难以维权 。
4、吃粽子时若感到有发酸、发苦或馅口味不对时,千万不要食用 。细心的消费者可以发现,市场上的粽子有的是新鲜的,有的是冷冻的,还有的是真空包装的 。新鲜的粽子在现在的室温条件中只能保存几个小时 , 因此,买回家后最好当天食用,否则就可能变质 。
5、消费者如果有时间 , 最好自己购买优质的粽叶、糯米、红枣等材料,自己动手包粽子 , 吃得更放心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吃粽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端午节吃粽子要注意这几点
相传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百姓为了屈原的躯体不被鱼吃,往汨罗江扔粽子 。后来这一习俗传播至华夏各地,后来发展出吃粽子,赛龙舟 , 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 , 喝雄黄酒等等习俗 。
另一种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说法是,公元前340年,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 , 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 , 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每到这一天 , 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就是说我们现在吃的叶子包的粽子 , 其实在以前是竹筒装起来的 。
扩展资料: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 。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笠嘟宋缃谧魑湍钋慕谌眨桓霰鸬胤揭灿屑湍钗樽玉恪⒉芏鸺敖樽油频人捣?。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 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端午节
粽子 :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 。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 , 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 , 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 , 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4、端午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关于粽子的来源,普遍的说法是吃粽子纪念屈原 。但其实最早的粽子源于上古的祭祀习俗,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进化史 。
粽子初名“筒粽” , 用竹筒装黏米,以草木灰汁煮熟 , 色、香、味别具特色,粽子的出现,标志着岁序转入夏季,是一年生活转折点的信号,最初并无特殊纪念意义 。
到了春秋时期,逐渐改用菰(茭白)叶包黏米成牛角状,用于祭拜祖先和神灵,称“角黍” 。之所以把粽子包成牛角状 , 是因为古代先民在祭祀时喜用带角的动物来作祭品,认为动物的角,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灵物,以求五谷丰登,仓满廪实 。
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爱国忧民,后被佞臣所害,传说于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罗江 。人伤其死,于是开始把屈原之死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投“角黍”于江中,避免鱼鳖虾蟹破坏屈原遗体 , 用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从此端午节也被赋予成有道德含义的节日 。
“粽子”唐代走进寻常百姓家:
隋唐时,端午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而粽子作为端午节的标配自然也出现了很多新品种 。最著名的“九子粽”,就是用彩线将九个粽子系在一起,寓意多子多孙 , 唐玄宗曾用它来大宴群臣 。
粽子的内里也早已不止是小米或大米,开始增加了糯米 , 而且其中还加入了枣、糖、松子、栗子、胡桃、姜桂、麝香之类的多样食材,甚至还出现了杨梅粽、蜜饯粽,以及内含香料 , 佐以红色蜂蜜的“绯含香粽子” 。
源于纪念屈原 。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楚国大臣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 , 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 , 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 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 , 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5、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端午节吃粽子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一种端午习俗 。相传在战国时期,屈原在五月初五那天抱石投江 , 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就用竹筒装入糯米投入江中,慢慢的 ,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变成了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 。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一说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
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誉为“楚辞之祖” 。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故事】屈原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 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
推荐阅读
- 蘑菇放冰箱可以放多久,蘑菇放冰箱几天能吃吗 蘑菇放冰箱能存放多久
- 大青芒硬的能吃吗,大青芒很硬的可以吃吗 为什么青芒那么硬
- 洋葱可以和海带一起吃吗,海带能和洋葱一起煮吗?
- gnc维生素c怎么吃,gnc怎么吃法
- 甲鱼死了二天可以炖汤么,买的老鳖死了还能吃吗?
- 油桃可以多吃吗,吃油桃有什么好处
- 非盲目吃芒果,芒果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 杨梅需要盐水泡吗,杨梅不泡盐水能吃吗 杨梅不用盐水泡有事吗
- 什么人不宜吃黑米,哪些人不能吃黑米
- 薯片吃多了有危害吗,薯片吃多了对身体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