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对我们做教师有何启发


作为一名教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对我们做教师有何启发


在《论语 述而》篇中,对于孔子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这样三段记载: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三段文字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描写了先师孔子的日常表现,为我们构画了一位和蔼可亲而又令人敬畏的师者形象 。
在世人眼中,孔子俨然是一位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道学先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孔子常常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并且还经常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而苦闷、彷徨,但是生活中的孔子却乐观豁达,富有情趣 。他平时闲居在家,神情总是那么温和舒展,从不皱眉发愁,显得悠闲自在,轻松愉快 。
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需要一个人具备很高的修养 。平时教学中,有些教师可能因为在学校挨了领导的批评,或者因为学生不听话发了一阵子脾气,于是将这些情绪带到家里,将愤怒发泄到家人身上,从而破坏了整个家庭的和谐气氛,影响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做为教师,我们应当像孔子那样,合理界定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用自己的烦恼去惩罚他人 。
对于鲁国方言的发音,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日常教学中讲“雅言” 。什么是“雅言”?古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朱子将之解释为“常”,意思是孔子常说《诗》、《书》 。礼不是单用来诵读的,必须按礼的规定去做,故言执礼 。《诗》可以梳理陶冶人的性情,《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 。学《诗》在于完善自己,学《书》则是要为国为民 。个人完善与家国泰平都必须以守礼、遵循礼法为原则,故而《诗》、《书》、守礼都是孔子经常说的话 。这也可看出孔子教学的核心就是《诗》、《书》、《礼》 。
作为一名教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对我们做教师有何启发


另一种说法是把“雅”字当雅言讲 。雅言就是指官话,官话也就是当时官方规定的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按照这个说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平时说话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的时候就用当时的普通话 。这与现在对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普通话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才有资格当教师,孔子是推广的普通话的鼻祖 。同时,推广普通话也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师都用方言讲课,教出来的学生南腔北调,将来走向社会将会寸步难行 。
最为重要的是,孔子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是学生对孔子的评价 。做为一名教师,只有神情温和,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方便彼此之间的勾通,但是如果教师整天一团和气,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进行严肃批评,这样的教育效果也可想而知 。所谓“威而不猛”,是说教师理应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的形象,让学生对老师的人格和学识产生敬畏,但也不可太过分,整天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动不动就发脾气、使性子,或者采用体罚的手段随意打骂学生,让学生看到老师躲着走,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这样的教师就是“猛”过头了 。
作为一名教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对我们做教师有何启发


事实上,学生对教师的畏,不是在教师的呵斥和棍棒下产生的,而应当是学生由对教师的“敬”而产生的“畏” 。在《尧曰》篇,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尧曰第二),这里孔子虽然只强调了由外表和神情产生的敬畏,但是这种外在的神情,只有具备了内在学识和修养的君子才能表现出来,是由对君子的敬而产生的畏 。教师一旦具备了内在学识和道德修养,就不会患得患失,情绪随环境而波动,因此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待人接物,就表现得十分庄重、安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