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学术报国光荣使命,为何要确立和如何把握学术史( 十 )


最关键的一点,作为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的社会发展和历史研究都意义巨大,被历代的正史编纂所借鉴和继承 。进入当代以后,鲁迅曾这样盛赞: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在称颂《史记》的同时,自然不能遗忘它的创作者司马迁 。作为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的伟大是不言而喻的,除了《史记》本身以外,更在于他为了创作《史记》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
今天,我们一起还原他所经历的那段历史,还原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年——约前87年),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省韩城)人,著名的史学家和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圣”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史官,不仅史学知识渊博,而且为人方正持重,对于儒、道、法等百家思想都有研究 。
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司马迁在青年时期便崭露头角,先后师从董仲舒、孔安国等名家大儒 。为了开阔视野,父亲还鼓励他辗转游历各地,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和遗风遗俗,比如探访禹穴,泛舟沅水,祭拜孔庙…… 。通过长期的学习和游历,坚定了司马迁要成为一名史学家的志向 。他暗自决心,要继承父亲的衣钵,搜集和编写最伟大、最详实的历史巨著 。
返回长安后,司马迁终于成为了汉武帝刘彻的近侍郎中,经常可以随驾出巡 。公元前110年,本应该伴驾前往山东泰山进行封禅大典,可由于父亲病重,司马迁选择在家中尽孝 。临终以前,司马谈鼓励儿子要继承司马家的传统,著写史书以明后世,以传万代 。据《太史公自序》记载:余死,汝复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到了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终于如愿担任了汉朝的太史令,专司天文历法和皇家传记 。期间,他创作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确立了一系列的历法体系,被汉武帝下旨进行了大力的褒奖 。四年后,司马迁开始进行《史记》的撰写,不断搜集史料和核实记载 。
不过,就在此期间,一件本与他无关的飞来横祸却彻底改变了司马迁的命运,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这就是“李陵事件”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自幼学习兵法战阵和弓马骑射,典型的将门之后 。李广过世后,其孙进入皇家的近卫军建章营进行历练,逐渐赢得了汉武帝刘彻的关注和信赖 。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任命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本来安排李陵负责护送辎重,但却遭到了他的谢绝 。
李陵请旨,要亲率五千兵马作为奇兵策应主力兵团,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许 。据《汉书》记载: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石贤王于天山 。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 。但陵自请五千兵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 。上壮而许之 。由于侦察有误,汉军在深入匈奴腹地后处处被动 。李陵所部仅数千人马,在浚稽山一带被匈奴单于的八万精锐所包围,孤立之下依然数次击退了匈奴的骑兵,只好退入山林坚守待援 。
路博德虽然是一名猛将,但对于李陵这个凭借祖上萌荫的青年将领颇为不服,因此对于救援之事并不是特别积极 。眼见援兵迟迟未到,而匈奴的攻势却越来越强,李陵只得冒险进行突围,结果被匈奴骑兵所俘虏 。当消息传回到长安时,整个朝廷都震动了 。作为统帅,李广利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竟上疏谎称李陵之败是因为贪功冒进所致,被俘之后还无耻地向匈奴投降 。
盛怒之下,汉武帝下旨严惩李陵的全家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汉闻,族陵母妻子 。对此,群臣虽然心有疑问,但却静若寒蝉,无人敢为李家辩解,唯有史官司马迁仗义执言 。据《汉书》记载: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