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学术报国光荣使命,为何要确立和如何把握学术史( 八 )


进而言之,这也可以说是人文学的吊诡性 。这个吊诡在文学那里体现在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和选择的艰难性,在思想那里流布的则是思想的进退维谷以及代价的沉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它们不同的路径中,人文关怀的意义却没有什么两样 。文学史和思想史也正是在这样的人文平台上合辙的 。批判性、担当意识、终极关怀(吊诡性)等特点构成了人文学内在质的规定性 。
由此,泾渭分明的划清界限其实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硬性勾连或说撮合只能违背学科自身的规律 。如此说来,那么究竟两个学科应该在怎样的意义上牵手共舞呢?如同文学史和思想史都存在着吊诡性一样,小标题昭示的“平行并交叉着”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化解的悖论 。这在数学的命题上是一个不可能的预设,而在人文学却潜在可能性和可行性 。
或许,这就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质的规定性之差异 。在这个命题上,饶有情趣的是,只要“‘什么是人?’这个具体问题”的拷问和寻求没有终结,它们就不可能单是平行或重合 。在研究对象和寻求意义的观念上,文学史和思想史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而且它们完全可以归为观念史的领域,是“人类精神史”的不同侧面而已 。一位西方学者遇到了同样的命题,“人最需要的知识是关于它自身的知识,这是一种十分古老可敬的观点 。
”由此他很清醒地认识到:“在历史中显明自身的个体或群体的人类心灵的进程,并不遵循与正式确立的大学各系的区分相一致的封闭的路线;甚至在这些进程中,或者它们的表达方式上,又或它们应用的对象,逻辑上可被辨别为相当清晰的类型的地方,它们都是在永恒的相互作用中 。观念是世界上变迁最剧烈的东西 。”阿瑟的总结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文学”的“审美享受”(aestheticenjoyment)还是“审美经验”(aestheticexperience)抑或“审美品质”(aestheticquality),都可归到“形而上学的激情”(metaphsicalpathos)演绎中,“思想史是双重的事情——一方面,是在人的本质间,在物理经验的紧急状态和变化无常中的交通和相互作用的故事;另一方面,是人们已然由于非常不同的激励依他们的心意承认了的观念的特殊本质和压力故事 。
”事实上,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言其实也对文学史和思想史交叉关系的一个有力注脚:“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此处是用的思想最宽泛的意义,它包括人类精神的所有意识行为 。”的确,人文学是一个具有十足想像力的综合学科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从事人文学科哪一门的学者在跨出去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获得了“公共视野” 。尤其是对文学史研究而言,“走出去”和“返回来”构成了现当代文学学者最为直接的现身说法:“这是一个双重的改写过程:一方面,公共视野使我们摆脱了体制化的专业眼光和批评话语,将文学问题置于更大的语境当中,从而显现出单一学科(专业)视野无从发现的问题,或将文学问题纳入新的问题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学问题的讨论,使得公共议题变得具体和复杂化 。
”或许,这也正是很多文学史研究者跨越学科的一个逻辑依据 。因为“自觉的跨越专业界限、学科界限的意识和眼光,才可能不完全被学院体制和学科体制所规训和塑造,并形成某种公共意识 。”尽管贺桂梅的“跨学科”之“自觉”与笔者的“一不留神”之“问题意识”的内在驱动路径不同,但在这个具有“会诊”观念的“问题意识”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
著名文学史家陈平原先生为文学史和思想史的学科关系张目说:“学科问题是目前制约学术研究的一个瓶颈 。我们在总结学术史时,很容易发现,1949年之前,学科之间的界限没有分得那么细,人文学方面,出现了一批名副其实的学术大师 。现在采取了‘科学管理’,各学科的界限分得非常清楚,……这样的学术壁垒,无异于自我封闭,自己将自己的手脚束缚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