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免费阅读,敏央( 三 )


皮央现存的遗址规模宏大,这处号称“前山一千,后山一千”的洞窟遗址,目前确知并编号的洞窟已接近1000个 。而后山还有大量的洞窟,在岁月剥蚀下倒塌、倾颓,难以统计 。按现存洞窟的数量和面积推测,估计当时生活在此的僧侣人数,可能多达四千人以上 。再考虑到属民、仆役和普通百姓的数量,估计当时在此生活的人数会超过万人 。
【chapter1免费阅读,敏央】站在东噶皮央遗址的山头,遥望土林沟壑中这片狭小的河滩盆地,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七八百年前,数千乃至上万人在此生活,会是怎样一种人声鼎沸的场面 。皮央河谷三、东嘎和皮央两处遗址的功能性差异通过几年的考古探查,学界对皮央遗址的定位基本形成了共识 。虽然,皮央村保存着“格林塘寺遗址”(皮央寺),并拥有大量的礼佛洞窟 。
甚至,还拥有埋藏高僧灵骨的灵塔窟,但皮央遗址的社会定位,依然更倾向于王都性质 。当地人将皮央称为“奇旺”,“奇旺”在藏语中是“外面的权利”之意 。与此相印证的是在皮央村山后的最高处,发现了“宗山”建筑遗址群 。“宗山”遗址全称为“克松朗杰宗山”,据传为古格王子米旺朗杰所建,遗址建筑面积达7000余平米,建筑等级明显高于其下的洞窟建筑,推测可能为古格时期的王宫 。
此处王宫遗址,很有可能便是旺德和其后的古格王另立新都时的居住地 。皮央山顶建筑遗址在皮央遗址数量众多的洞窟中,除了佛教洞窟外,还保留着大量属民居住的洞窟 。这些洞窟分布极为密集,环绕山体层层叠叠,一直绵延到山脚下,洞窟形态包括单室、双室、多室,还有上、下分层贯通的双层洞室 。洞中存在生活遗迹,并有生火烟熏的痕迹,这些洞窟中的居民很有可能是当时属民和王宫仆役的居所 。
其中,有的洞窟还保存着刀剑和弓矢的遗存 。由此可知,皮央遗址当年应该还拥有要塞的性质 。东噶遗址洞窟而位于东噶村的洞窟遗址,则具有比较明显的居住和僧侣修行性质 。东噶遗址现存洞窟200余座,其中礼佛窟内,也发现了精美的壁画遗存 。土林山顶同样存有寺庙建筑的遗址,这处遗址便是传说中的扎西曲林寺 。在藏文典籍《黄琉璃宝鉴》中记载,扎西曲林寺是古格王室赤·朗卡旺秋平措德和赤·朗杰沃创建,并敬献给古格·阿旺扎巴大师的(托林寺改宗格鲁派后的首位堪布,《阿里王统记》一书的作者) 。
但从东嘎遗址的建筑规模来看,其不能和皮央遗址相提并论,且相距只有2公里之遥的两处遗址,各自独立形成体系是符合逻辑的 。因而,在古格王国时期,东噶遗址应该是皮央遗址的一个附属功能区 。鸟瞰东嘎遗址——普布扎西 摄四、奠定“西藏敦煌”地位的东嘎皮央壁画东嘎、皮央两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佛经卷本,仅从式样上分便可分为数十种之多 。
其中,很多经卷都采用金银汁书写,有的则用彩绘佛像装饰 。佛经书写的年代,从益希沃时期(北宋初年)一直延续到,格鲁派班禅、达赖主政时期(清朝),可见东噶皮央佛教传承,绵延之久远 。除经卷之外,还出土了十几尊铜塑佛教造像 。其中,观音像曲线优美、身形高大,与真人高度相似 。这些造像是古格时期,金属冶炼、浇铸工艺最好的例证 。
东噶皮央铜塑佛教造像比经卷和造像更令人震惊的是,东噶皮央发现的壁画和唐卡 。东噶壁画所用色调和绘画技法,更接近克什米尔的阿契风格 。壁画中大量采用冷色调颜色,以石青、石绿为绘画颜料,这与偏向印度、尼泊尔风格,喜欢用暖色调(以红、橙、黄色为主)的后期藏传佛教绘画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绘画技法上来看,东噶皮央壁画与敦煌同期壁画非常接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