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和绝句,古诗为什么要分为律诗和绝句

1,古诗为什么要分为律诗和绝句 格式不同吧 。一“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至少八句 。二、扩展知识: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2、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中国古诗源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体裁形制,现今还能看到的如诗经的四言体、楚辞的自由体、乐府的五七言等等 。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发现了汉字的“四声”,知道了诗句中如若按一定的规律,把不同声调的字排列进去,则诵读起来会产生特殊的音乐韵味 。于是便自觉地去运用这种规律,从而形成“格律诗”这种型式 。格律诗通常分“律诗”和“绝句”两种 。律诗八句一首,绝句四句一首 。其实还有一种“排律”,就是按律诗的平仄格式规则,无限制地延长,超过八句 。格律诗的体制在初唐时期基本完善 。以后,诗歌形式又有新的产生,如宋词、元曲等,到了近现代更出现“自由体” 。以上是中国诗歌形制演变的概况 。知道这点,就知道“古诗”不只一两种,律诗和绝句只是其中一点罢了 。

律诗和绝句,古诗为什么要分为律诗和绝句


2,绝句和律诗的区别是什么1、发源不同绝句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2、分类及要求不同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四句,格律要求不如律诗严格,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3、句子数量不同绝句规定每首是四句,而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但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律诗
律诗和绝句,古诗为什么要分为律诗和绝句


3,什麽是律诗什麽是绝句两者又有什麽区别呢 简而言之,绝句和律诗都讲究对仗工整,但绝句只有四句,而律诗有五律和七律之分,诗体分为四联,首颔颈尾,每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这就是律诗最基本的结构 。律诗每个字都要压韵,绝句不用 。差别是律诗更严谨,若学习诗词建议学习近体诗,绝句也可,以对联辅之 。请采纳谢谢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 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就有了 。这里我们就把两种绝句分开来讨论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联句”,《文心雕龙·明诗》所谓“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 。唐宋两代,是我国经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风靡于世,创作之繁荣,名章佳什犹如群芳争艳,美不胜收,可谓空前绝后 。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 。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古绝句,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 。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都对仗,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