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m有哪些大平台有哪些模式 c2m是什么意思( 三 )


几乎与阿里巴巴同时,新兴的电商巨头拼多多也开启了C2M的全面布局 。2018年12月,拼多多启动了“新品牌计划”,采用C2M模式与制造商共同打造爆款产品 。一年之后,拼多多将“新品牌计划”升级为了“新品牌联盟” 。应该说,加注C2M的举措对于拼多多改变人们心中“质次价低”的印象,实现其信誉的重塑是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的 。
在阿里巴巴和拼多多之后,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平台也陆续涌入了C2M 。2019年8月,京东开始在其旗下的“京东京造”启动C2M个性定制服务 。2019年9月,京东将原有的京东拼购升级为了“京喜”,在这一平台内部,就内置了具有C2M模式的工厂直供专属频道 。2019年10月,苏宁正式发布苏宁C2M生态,并在2020年1月和首批20家企业签订C2M招商合作协议 。
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的C2M概念火爆,就是从2018年开始的这一轮巨头布局的发酵 。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C2M的理念在2012年已经出现,但却要到2018年才开始被真正被大规模推广 。甚至C2M理念的提出者阿里巴巴本身也要到2018年之后才真正开始了C2M的实践呢?
曾鸣和宋斐在他们2012年的文章中曾经指出,生产组织要真正从厂商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是需要若干个条件的:
一是消费者需求的转变 。传统的“小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模式是与收入水平较低、以满足生活必须为目的的消费需求结合在一起的 。由于消费者的必须消费大致上是类似的,对于个性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因而制造商进行竞争的关键就是要压成本、提效率,只要把最终的价格压下来,就能在市场上胜出 。但是当消费者的收入进一步提升之后,他们的需求就会升级,从满足必须转向到对个性化的追求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需求就会多样化、长尾化,C2M等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才会有真正的市场 。
二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即使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开始对个性化有了诉求,如果不能及时捕捉这些需求,并将它们转给制造商,整个C2M的过程就无法完成 。而要实现这一切,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
三是柔性化生产技术的普及 。一旦制造商获取了消费者的需求,下面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这些需求组织生产 。但是,这一切的实现并不简单 。如果消费者的需求过于多样化,商品品类过于繁多,制造商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一旦在某个参数上出错,产品就可能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四是社会化协作的实现 。要实现商品从制造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单单依靠制造商显然是不行的,它还依靠采购、物流、分销等各个环节的支撑 。一旦客户有了一个个性化的需求,制造商就要先根据需求实现采购,在进行生产后,还需要按照要求将产品交付物流,送到消费者手中 。如果这些环节中的某一个不能实现,那么整个流程就可能无法运转 。
如果我们将这四个条件逐一放到2012年前后进行对比,就会现它们在当时并不具备 。而在2018年前后,这些条件则开始变得陆续齐备:
一是随着收入的上升,人们的需求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2012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565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7524.94元;而在2018年,这两个数字已分别上升到了39251元和14617元,比2012年分别上升了59.8%和94.2% 。即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一增幅依然是十分可观的 。随着钱包鼓起来,人们的需求开始变得更加追求个性化、品质化,消费升级由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
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这段时期内,所谓的“下沉市场”需求发展更是迅速 。原来,由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收入低下,消费能力不足,因而不是电商平台们争夺的要点 。但这些年来,这些地区实现了收入的相对快速增长,而且在住房等生活成本方面的增速远远不及一二线城市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之下,“下沉市场”的需求被大规模激发了出来 。身处“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在满足了生活必须消费之后,也开始有了更多的个性和品质追求 。虽然从单个消费者来看,这些需求并不算大,但由于“下沉市场”的人口基数庞大,这些需求加总在一起却是相当可观的 。很显然,对于C2M模式来说,这部分的市场需求将会成为其强大的推动力量——事实上,在拼多多等公司的C2M战略中,这部分的市场需求正是其主要的面向对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