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篷车插曲 印度片大篷车主题曲( 六 )


传统老采访人员史书记是个新新人类、微博达人 。我@了他的微博“新疆史林杰”,发现他的微博数量已达到6000多条,而粉丝数目高达惊人的86万!据他说,他是新疆党政官员中微博粉丝最多的 。打开一看,我们此行的采访见闻,包括答问要点、采访花絮、所见所感,全都赫然在目 。勤奋,忠实,所有的态度都体现在了那方寸之间 。
我们同行的塞尔维亚专家塔尼亚对史书记代表的新疆男人由衷地感服 。她说,新疆男人有军人气质,淳朴,实在,刚烈,大气,敢想敢干,说一不二,不像某些内地男人一样要么故弄玄虚,要么扭捏作态,要么小家子气 。我接触的新疆男人不多,但史书记确实符合上面的特征 。
史林杰身上有多重身份,采访人员、官员、媒体管理者 。我更看重的是第一个 。我们很多从媒体第一线上来的干部,一上来就懒了、倦了,好像以前受了数不尽的苦难终于可以盼到解放翻身当主人了,以为从此可以偏离第一线高枕无忧高高在上当司令当指挥了,以为从此可以发号施令当甩手掌柜自己只动口再不用动手了 。很多人,包括我本人在内,有很多时候都会倦怠 。确实,现实给了我们很多很多可以倦怠的理由,但专业,绝对不可以荒废 。采访人员身份,是我们的宿命;采访报道,是我们压箱子底儿的本事 。只要你是吃这碗饭的,你早晚手里还得拿着这杆笔 。
姚兰
印象里,西北女人应该是风风火火,粗声粗气,膀大腰圆,好像不这么长就对不起西北这片辽阔奇伟的土地一样 。但姚兰女士不同 。高挑的身材,白嫩的皮肤,齐整的短发,得体的套装,50开外的人了,相貌依然年轻,嗓门不大,但穿透力很强,有一种十足的气场 。如果用两个字形容她,那就是干练 。她是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人称姚台 。
我对新疆出生长大的每一个人都充满敬佩,因为他们都有着了不起的经历 。艰苦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不同于温室里的花朵,他们身上充满了自强不息和坚忍不拔 。不管外表有多么柔弱纤细,内其里都有一种泼辣辣向上生长的旺盛的生命力 。这让我想到了日语里有个词叫“拔群”,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努力生长,怎么可以出类拔萃?
姚台是兵团二代,生就一副好声音,从兵团最基层干起,年轻时曾当过石河子144团广播站播音员,后来调到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从播音员一路干起 。1996年,35岁的她当上乌鲁木齐台台长,一任5年;之后又任乌鲁木齐市广电局局长、乌鲁木齐市委副秘书长,还短暂当过乌鲁木齐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将近30年,她的经历都与乌鲁木齐有关 。乌鲁木齐是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优美牧场里磨练出来的人,不知是不是都是如此优质 。
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这趟行程,12个人,8天,北疆南疆总共5个地方,全部由新疆台埋单,据我估算,总花费当在10万以上 。从我在走前拿到行程单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们遇到的是多么慷慨好客的主人,日程安排之紧凑,设计之合理,细节之绵密,照顾之周到,无不显示出东道主的当家人是如此的细腻和大度 。来后,姚台为我们接风,喝下马酒,吃地道的民餐,吃烤全羊,在大巴扎看新疆风味歌舞;走前,姚台为我们送行,喝上马酒,吃“牛气冲天”等美味佳肴,不拘小节,极尽地主之谊 。姚台、史书记,他们就是想让我们多走走、多看看,多反映新疆的变化和现实 。作为这个团的团长,说实话,我很惭愧,我们做得远远不够,但你们的真诚,我们都记在心里了 。
关于送别,唐人有两句诗,王维有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有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同是送行,一句苍凉,一句高远,一句悲怆,一句达观,意境迥然,却都值得玩味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后一句 。祝福你,新疆台,姚台,天下谁人不识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