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篷车插曲 印度片大篷车主题曲


大篷车插曲 印度片大篷车主题曲


大篷车插曲(印度片大篷车主题曲)
(本文原载于《回望新疆》一书,写于9年前,作者“煮天下” 。以此纪念我挚爱的那段时光,还有今天在全世界汹涌舆论中壮美如初的新疆 。)
2012年10月初,刚刚从甘肃甘南藏区游历归来的我,接到了台里的指令,率团奔赴新疆,参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老外看新疆”多媒体采访报道活动 。想都没想,我接受了这个任务 。
新疆!西部!我在那天的微博里写道:“半月来两次抚摸西部,实际是西部在抚慰我,痛快!高兴!”
我是个并不合格的背包客 。12年前,第一次单枪匹马闯荡新疆,游历东疆南疆,行走半月有余;4年前,再次背起行囊上路,走过北疆西疆 。12年驴友经历,想起了凯鲁雅克的那部《在路上》 。当遇到问题时,背起行囊,上路;当卸下包袱时,再次背起行囊,上路 。
上路 。我知道,广袤的新疆,容纳得下千千万万个你我 。
新疆的孩子
2000·吐鲁番
2000年底,《北京青年报》开辟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新版面,叫“游侠行动”,召集全国驴友书写自己行走中国各地的经历和感受 。开篇之作是我写的,题目叫《行走新疆》 。现在去新疆已不算什么,而那个时候,内地人独自到新疆游历还是一件有点冒险的事,所以我也就莫名其妙地被封为了“第一游侠” 。
去新疆的理由很简单 。我生在一个大城市的郊区,一直到12岁,全家四口人都挤在一间12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我和姐姐一直住上下铺;家门口是个猪圈,城里的猪都没有农村的猪自在,猪圈小得可怜,当然臭味照样熏天 。搬进了楼房,仍然是小房子;后来我自己有了房子,也很小 。小房子,小工位,城市里的小小的存在,从心里无时无刻不在向往着一种大 。哪儿最大?在中国,当然就是新疆 。
记得俞敏洪说过,“一个人底蕴的厚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而底蕴的厚度取决于两个方面:读书和游历 。只游历不读书会变成社会痞子,只读书不游历会变成书呆子” 。我没有机会成为痞子,但为了避免成为呆子,我走向了新疆 。
12年前的新疆行,首站从吐鲁番开始 。10月底的一天,我独自一人从甘肃敦煌出发进入新疆 。凌晨4点,夜色正深,沉寂一片,火车抵达吐鲁番 。这是我第一次去新疆,单枪匹马,未知的一切,兴奋,新鲜,多少有点忐忑 。在火车站,我随便找了个停在那里的出租车 。司机是一位汉族大姐,我问她:“如果包这辆车一天,到吐鲁番能转几个地方?”她说:“火焰山、葡萄沟、坎儿井、艾丁湖、阿斯塔娜墓、苏公塔、高昌故城、交河故城,8个地方,可以玩儿遍整个吐鲁番 。”“多少钱?”“300块 。”“走吧 。”我说 。
去吐鲁番不能只吃葡萄吐葡萄皮儿,还要寻古访古,印象颇深的是高昌故城 。此城在吐鲁番郊外,呈正方形,面积目测约为1平方公里左右,书载城的四角都有寺庙和塔,但实际上只有东南角的寺塔可见 。房屋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坍土中偶尔能看到残破的陶瓷 。城墙基本连为一体,梯形截面,黄土干筑,但是棱角皆失 。我站在城中最高的土台上,试着体验一把当年各代高昌王的感受 。从西域时的车师国属地到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到唐时的安西都护府以及回纥汗国的朝廷所在地,这里曾是当年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和商贸要道 。以这一带为中心辐射出的丝路,东达哈密,西至焉耆,南通楼兰,东连玉门关,这片绿洲,在千年以前就曾是国际大融合的舞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