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篷车插曲 印度片大篷车主题曲( 五 )


新疆的10月是属于黄色的,树叶是黄的,哈密瓜是黄的,大漠是黄的,草也是黄的 。这片黄色也属于那拉提 。在辽阔的草原上,我看到有哈萨克牧民在放牧,传统一点的骑着高头大马,新潮一点的骑着摩托,后面跟着一群低头吃草的牛羊 。这些牛羊都不怕人,好像知道这里就是它们的家园,倒是车和人都要绕着走 。那天天色不好,天空阴暗,天地之间的空间仿佛被大大地压缩,显得更为浑然一体 。远方,群山苍茫,山顶上雾气升腾;近处,草原无边,雄浑辽阔,牛羊成群 。内地的人天天见惯了狭窄的小巷子、小格子、小鸽子窝,哪里经受得住这样的大场面 。我不禁哼唱起哈萨克族的传统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今天晚上请你过河来我家,喂饱你的马儿带上你的冬不拉 。等那月儿升上来,你我坐在树下,哎呀呀,你的歌声婉转如云霞……”只有这样的景,才能配得上这样的歌 。
新疆同胞
2012·新疆台同仁
时间又过了4年 。真快啊,这一次,我自己的生活也变了,我有了孩子,成了父亲,而我挚爱的大金毛皮皮,永远地离开了我 。38岁的男人,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家庭责任担当,万丈雄心磨砺在细碎的生活中,立没立起来,惑倒是一大堆 。当年的棱角在职场中越磨越平,有时甚至连我自己都很讨厌自己 。唯有上路 。
这次去新疆之前,我刚刚从藏区游历归来 。像前几次去新疆西藏甘肃青海云南四川一样,仍然一个人去的 。张楚有一首歌《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我无论如何不能认同 。在我看来,不能独处、不能忍受孤独或者不能享受孤独的人才是可耻的 。浮躁的都市,浮躁的职场,尤其需要一个人走出去 。对很多人来说,这需要勇气 。出去,不管去哪儿,独自上路,想想自己,以及未来的路,也证明我仍然还是那个我 。
在这样的心境下,接到去新疆采访的任务,简直是一种奢侈的幸福!只不过,跟以前的独行侠想去哪儿去哪儿相比,这一次我成了带队领导 。我有自己的任务,也必须注意自己的角色,那意味着一种责任,也包括一些限制 。不过仍然相当兴奋,因为新疆!
如果说前几次游历,看的是风景,是民俗,是与我习以为常的生活截然不同的那一个个地方,那么,这一次出发,我看的是人,是身边的人 。他们都同样构成了一道风景 。
鉴于在这本书中,我亲爱的中国和外籍同事们都将拿起笔,用自己的视角,书写沿途见闻,描画采访对象,讴歌新疆的建设和发展 。为了免于赘复,我打算换个角度,把我的同事们,当成我的描画对象 。“我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我”,我们常常只顾着眺望远方的壮美,却忘了细品身边的生动 。
史林杰
这次出差是完成一次采访报道任务,名字叫“老外看新疆”,我们能够成行,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他就是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原党委书记史林杰 。大家都叫他史书记 。
史书记生在甘肃天水,14岁进疆,年轻时当过农民、工人、军垦战士、边防军人,后来成了一名采访人员 。用他微博里的话说,稍不留神就当了采访人员,稍不留神就当了领导,稍不留神还当了爷爷……这神留的,太让人羡慕了 。可我知道,人生哪儿有这么多偶然,不留神的背后,一定有很多很多的留神,包括忍耐、勤勉、积累与努力 。
来新疆之前就听说,新疆有三大“名记”,其中之一就是史书记 。眼见为实,果然不虚此名 。此君能文能武,能写自然不用说,年轻时扛过枪,现在仍然老当益壮,走路脚板飞快,呼呼风响,一般年轻人跟不上 。作品能大能小,既著有25万字的报告文学集《采访人员墨踪》和4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风从东方来》,也喜欢信手拈来,随时随地发微博,每条微博不超过140字,绝对是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武器能旧能新,每次采访,史书记总是站在离采访对象最近的地方,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笔记本,头也不抬,边访边记,一看就是传统老采访人员的经典风格 。但如果就此以为他是个老古董可就大错特错了,你看他前脚刚把笔记记完,笔记本不知道放哪儿了,后脚居然又拿出来个高科技笔记本来,那就是他的宝贝儿ipad 。这回是在ipad上写,照样头也不抬,边访边记,拍照,发微博,好不忙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