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县豆瓣酱( 四 )


在以前,是很久很久以前,炒回锅肉的调料只放郫县豆瓣,郫县豆瓣因为酱香浓郁,为川菜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被誉为“川菜之魂” 。那时的郫县豆瓣真有那么香吗?我们来看看以前的郫县豆瓣凭什么做到回锅肉只放他?
先说原料:郫县豆瓣的原料很简单,蚕豆、辣椒和盐 。行业俗称“瓣子”和“海椒” 。郫县豆瓣的酱香浓郁,首先是从蚕豆发酵而来 。这里要说一个专业名词叫“阴瓣子”,说直白一点就是自然发酵的瓣子,发酵周期是4-6个月 。发酵好的阴瓣子成黑色,瓣子充分糖化,有糖的甜味 。再把已经发酵成熟的瓣子和辣椒混合,注意这个辣椒只能是“四川二荆条” 。
二荆条原名二金条,相传两根金条才能换一亩地辣椒而得名,是诸葛亮在双流县牧马山所种,并成为蜀国北伐的三大财政收入之一(此处不许质疑辣椒是明朝开始传入中国) 。但遗憾的告诉你,现在的纯种四川二荆条几乎是出口日本和韩国,国人几乎是无福消受的 。不用义愤填膺,如果让你掏20元买一斤辣椒,你肯定会骂娘 。
二荆条没有,阴瓣子的周期太长,资金压力太大,也少有企业制作了 。从这个角度讲,你现在买到的所有郫县豆瓣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郫县豆瓣 。这个消息是不是让人觉得很遗憾?其实没有关系,因为正宗回锅肉的猪也快绝种了,但回锅肉我们一样的吃起走,郫县豆瓣一样如此 。
既然郫县豆瓣已经不是当初的郫县豆瓣了,那为什么还一直这么受欢迎?而且,他的需求量还越来越大?现在的郫县豆瓣之所以倍受欢迎的原因就是他已经不是郫县豆瓣了(是不是有听脱口秀的感觉?) 。但确实是这样的,这就不得不说到郫县豆瓣的工艺:
郫县豆瓣之所以叫郫县豆瓣,不是因为他生于郫县,而是因为他的加工工艺造就了他的独特性,就像《金刚经》里说:“佛说般若密,即非般若密,是名般若密” 。
郫县豆瓣的工艺很简单,辣椒加盐打碎发酵好后,加发酵好的瓣子搅拌均匀入缸,只要不下雨,豆瓣就敞开迎接阳光和露水,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这就是郫县豆瓣的三字诀“翻、晒、露” 。经年累月的日晒夜露铸就了郫县豆瓣的传世酱香 。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买到的基本都不是酿晒出来的郫县豆瓣,不是生产企业黑心,而是需求发生了根本改变 。
随着餐饮市场的需求,人们发现酱香是可以替代的,豆豉、酱油、甜面酱都可以代替 。而且,郫县豆瓣(这里指传统酿晒工艺)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做菜发黑 。为了弥补他在颜色方面的缺陷,厨师们会将其与红酱(也叫原红豆瓣)搭配使用,直到红油豆瓣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
是的,就是在市面上常见的这种,塑料瓶装的,在郫县豆瓣四个字上方有两个不起眼的字——红油 。
红油豆瓣由“旺丰”所创,他从根本上给郫县豆瓣革了命 。旺丰绝对是好色之徒,一切不利于颜色的因素通通去掉:阴瓣子发黑,改成烘瓣子(温室快速发酵);四川辣椒颜色不鲜红,改成新疆、甘肃辣椒;酿晒会使成品颜色变暗,就几乎不晒……反正就是一个目的——出色 。
【俾县豆瓣酱】 由于随市场的需求而变化,旺丰在行业中异军突起,迅速跻身于行业前三甲 。于是,整个行业效仿,现在红油豆瓣占到郫县整个豆瓣产业的至少80%,传统工艺几乎消失 。
郫县豆瓣的两个龙头企业,鹃城(国企)和丹丹(销量最大)两家企业也跟随其后,生产出红油豆瓣来迎合市场,只是他们觉得:郫县豆瓣的根本是酱香,尽管做了红油豆瓣,还是应该带一定的酱香,跟随者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