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特点,霜降该如何养生

霜降时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 每天早晚温差加大,人们除了要适时添加衣服之外,还应格外重视腰腿部位的保暖;寒邪和燥邪易致咳喘、痹证等病发作或加重,宜加强防范;在饮食上宜进补,多吃柿子、栗子、萝卜、梨、洋葱等食物 。

霜降节气特点 1

霜降节气特点,霜降该如何养生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逢每年公历的10月23-24日,从太阳位于黄经210°时开始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 ”“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 。
秋天的夜晚地面上散热很多,当温度骤然下降到0°C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这种白色结晶体就是“霜” 。 一般来说,白天太阳越好,温度越高,夜里结的霜就越多,所以霜降前后早晚温差更大 。 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们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 ”
意思是说,霜降节气时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 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 。 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 。
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也可见霜;我国东部北纬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开始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月上旬了 。
霜降如何养生 起居养生 霜降时昼夜温差加大,人们须做好保暖工作 。 除了要适时添加衣服之外,应格外重视腰腿部位的保暖 。 因为人体腰部支撑着整个上半身,担负着身体一半的重量,它不仅是运动最复杂、活动最多的部位之一,更是负重或运动时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
霜降时气温下降明显,风、寒、湿邪侵袭腰府,造成腰部经脉受阻,气血不畅而发生腰痛 。 而腿部的膝关节也是易受寒邪侵袭的部位之一,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寒腿”就与感受风寒之邪有着密切关系 。 霜降时因天气日益寒冷,老年人极易患上此病 。 由于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负担重、活动大,关节软骨容易磨损、破坏 。
老年人随着下肢动脉硬化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血管日益变得狭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 。 当血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使管腔闭塞时,导致供给下肢的血液不能满足人体需要 。 当遇寒冷天气时,由于寒冷和潮湿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容易引起膝关节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功能紊乱,从而加重病情 。 因此,霜降后人们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尤其应注意腰腿部的保暖 。
霜降节气前后是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的呼吸道疾病发作或加重的时期,因此人们应重视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 中老年人晨练时要戴手套,体弱者最好戴上口罩;在气温突降的早晨要稍晚些出门 。
饮食养生【霜降节气特点,霜降该如何养生】 霜降节气时在饮食上宜进补 。 民间有谚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强调霜降进补的重要性 。 中医养生学提出“四季五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