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永州】祁阳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 )


三、存在问题
【茶叶|【永州】祁阳市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茶叶产业投入不足 。 我市茶叶产业的湘君白茶得到过省标准茶园建设项目支持 , 前两年新开茶园有市茶本级茶叶专项资金补助(今年已停) 。 但市、镇两级对茶叶产业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力度不够大 , 没有过多的相关激励机制 。 加之由于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 , 自身投入不足 , 以致良种茶园扩建、厂房改造和设备更新较为缓慢 , 制约了企业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 。
2、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 全市茶叶加工企业大部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 数量不多 , 规模偏小 , 整体实力不强 , 还没有树立旗舰型行业龙头 , 难以带动茶叶产业整体快速发展 。 同时 , 自主品牌优势不强 , 有些茶厂生产的茶叶都是通过销售到大公司再由大公司包装上市 , 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增加不明显 。
3、高标准茶园基地不多 。 目前 , 全市上档次茶园基地规模偏小 , 近一半茶园是上世纪80年代前发展的 , 处于老化期 , 部分茶园品种退化 , 粗放经营 , 产量低下 , 平均亩产不足60公斤 。
4、企业经营理念滞后 。 市内茶叶经营者普遍对企业管理重视不够 , 企业管理人员也基本上没受过专业培训 , 茶叶企业营销人员缺少相应的营销知识和营销技巧 , 多数销售人员仅凭经验、关系开辟市场 , 企业潜力难以发挥;茶企对社会化服务理念滞后 , 不能与茶农联结成利益共同体 。
5、品牌建设欠缺 。 一是市内茶叶经营者对品牌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 , 许多茶人不能区分“做品牌”与“做品质”的区别 , 往往将茶叶产品本身等同于品牌;二是市内茶叶品牌比较杂乱 , 茶叶产品未能形成以龙头品牌为系列的产品;三是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 茶叶产品广告鲜有其踪 。
四、茶叶产业链建设方面的建议
??? 1、增投入 , 坚持政策扶茶 。 出台祁阳市茶叶产业发展意见 , 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 设立发展专项资金 , 奖励支持加工企业、合作组织、大户规模开发茶园、创建品牌、技术创新等 。 并将茶园低改任务纳入重点镇、村责任制考核 , 加大老茶园改造更新力度 。 对茶叶加工企业、种植大户 , 金融部门要制订贷款发放优惠措施 , 加大投入力度 , 财政给予贴息支持 。 同时 , 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 , 并整合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等资金投入茶叶生产 , 加快茶园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步伐 。
2、重质量 , 坚持科技兴茶 。 加大茶叶生产科研力度 , 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研攻关 , 转化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及科技设备 , 逐步推动茶叶“优质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 实施茶树良种推广工程 , 力争用7年时间改良品种和改造低产茶园 , 力争全市茶园良种率达到100 % 。 全面推广普及有机茶叶栽培技术 , 在病虫害防治上充分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有机肥栽培技术 , 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 , 在培管、采摘、加工等环节 , 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 , 按照生产专业化、基地规模化、布局区域化、设施配套化的要求 , 引导企业在两大产业带以产业化模式建立绿色、有机茶基地 , 通过采取收购、租赁、联营、重组等多种形式 , 实施规模开发 。 同时 , 对原有老茶园以改造为主 , 添建新茶园 , 使园地成块 , 茶行成条 , 适于专业化生产经营 , 全面提高茶叶品质 。
3、壮龙头 , 坚持产业强茶 。 将培育茶叶龙头企业作为茶叶产业化建设的关键 , 在企业贷款、用工用电、技改扩能、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和扶持 , 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化原料基地和深化加工 。 同时 , 集中优势 , 整合资源 , 做大做强自然韵黑茶、湘君白茶合作社、湖南业茂农林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永怡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 , 引导其扩大规模、做强特色、提升品牌 , 努力打造祁阳茶业旗舰 。 进一步引导企业和茶农增强品牌意识 , 培育打造一批知名的茶叶品牌 。 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 大力宣传 , 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茶乡氛围 。 借助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研讨会、展销会、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以及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 , 扩大祁阳茶叶的知名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