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产巨头把“虚拟人”评为年度优秀新员工,新时代已来临?( 二 )


2021年 ,“虚拟人”还走向了寻常百姓家 。
深色戏袍 , 手摇折扇 ,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虚拟人”形象缓缓迈向观众 , 这个由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及团队共同发起的“虚拟数字人”项目 。 冬奥会前夕 , 央视首位AI手语主播正式亮相 , 为听障人士提供专业赛事解说 。
传媒另一隅 , 央视AI虚拟孪生主持人“小小撒”等“虚拟人”主播亦纷纷觉醒 , 悄然撕开元宇宙一角 。



无论是企业对“虚拟人”豪掷千金 , 还是研发机构对“虚拟人”产品的持续推陈出新 , 似乎都在佐证一件事:“虚拟人”市场真的火了 。
虚拟人已经走向现实
据中金公司研报 , 虚拟人是多技术结合、以身份或功能拟人的虚拟形象;行业发展经历“起步期-探索期-成长期”三大阶段 , 以技术和内容为内部因素 , 渠道和用户为外生动力进行迭代与升级 。
行业起步于2007年 , 首个音乐软件“人形”化身“初音未来”出现 , 成为现象级虚拟人;在探索期(2017-2019年) , 由于渠道进展和用户基础不同 , 国内外发展分野 , 国内二次元圈层用户崛起 , 资本逐步入局 , 但虚拟偶像生命周期仍相对短暂 。
2020年以来 , 行业发展步入成长期 , 国外虚拟人商业化路径获得初步验证并探索B端量产 , 国内多元社交渠道日益成熟 , 技术与内容逐步补齐 。
中金称 , 将虚拟人分为人格型及功能型两类 , 对应在应用场景上:人格型虚拟人通过虚实融合再造内容与社交 , 深入广告营销、娱乐内容和虚拟社交等多场景;功能型虚拟人则能够通过“技术+人形”实现效率及体验升级 , 提供更高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 代替真人完成不可能场景中的生产需求 。
从产业链发展上看 , 虚拟人行业产业链正围绕虚拟人的生产、运营、分发渠道和应用场景展开 , 在技术领域 , 参与者分别从全栈式技术服务、垂类技术模块切入 。
在内容方面 , 产业链上游IP持有方(内容IP或艺人IP)提供虚拟人的人格来源 , 中游虚拟人运营方实现孵化和培养 , 下游渠道和应用方开拓社交、直播、企业服务等线上线下场景落地 。
国盛研报称 , 虚拟人是以数字形式存在的 , 具有人的外观、特点、行为 , 依赖显示设备展示的虚拟形象 。 简单来说 , 虚拟人就是让用户感觉到人格的数字形象 。
当下 , 虚拟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 , 包括虚拟主播、虚拟偶像、虚拟记者、虚拟助手等等 。



国盛证券将虚拟人作以下四种分类:服务型虚拟人(PGC+功能型)、虚拟偶像(PGC+IP价值)、数字化身(UGC+功能型)、创作载体(UGC+IP价值) 。



服务型虚拟人为用户提供拟人化的社会服务 。 相较于聊天机器人、数字助理和数字人 , 服务型虚拟人的优势在于高精度建模与人工智能使得其能更大范围地承接社会工作 。
从影视到金融再到游戏 , 虚拟人可以承担多种服务型角色 , 为用户提供智能高效的人性化服务 。 新华社的虚拟记者、央视的虚拟手语师都属于此列 , 这些工作需要人的形象 , 成为了服务型虚拟人很好的落地场景 。



虚拟偶像是通过科技手段展现的虚拟形象 , 有着自己的人设 。 虚拟偶像也可以举办的演唱会、直播 , 发行周边产品 , 参与商品代言 , 甚至参与影视剧中扮演角色 。
服务型虚拟人和虚拟偶像类都是依靠专业团队制作、运营 , 更好的增强平台和用户间的交互 , 近年来MCN的崛起使此类虚拟人有更多的变现通道和商业模式 , 成为新媒体、抖音等“新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