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市场,失去人心,智能门锁价格战背后的迷失( 二 )


被投诉的企业 , 有大有小 , 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的门锁制造公司 , 都被无差别覆盖到 。
去年五月 , 在行业内占据约9%市场份额的凯迪仕被一杭州消费者投诉到电视台节目《1818黄金眼》中 , 令人意外的是 , 由于投诉者颜值颇高 , 连带着凯迪仕一起出了圈 。 要知道 , 此前这一品牌接连被刘涛和罗永浩带货 , 都没这么火 。
虽然销售成绩不错 , 但凯迪仕身上的麻烦一直不少 。 2019年 , 京津冀三地消协对网售的38款智能门锁进行了测试 , 结果全部为不合格 , 其中 , 凯迪仕型号为5005的产品被检测出存在IC卡可被破解和复制的问题 , 型号为5155 Alock的产品在使用假指纹时可被解锁 , 密码逻辑等级仅为中 。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 , 有凯迪仕的经销商就曾抱怨 , 因为产品质量问题 , 返修率高 , 消费者和代理商都不怎么满意:“2020年每个月采购凯迪仕的数量在300套左右 , 光报上来的售后 , 每个月都得要60套左右 , 售后维修的比例很大 。 ”
被媒体曝出有问题的品牌也绝不止这一家 。 早在2020年 , 云丁科技旗下C端品牌鹿客智能门锁就经受了不小的舆论冲击 , 安全隐患、无故死机、捆绑消费者等问题频出 。 意识到问题 , 云丁科技创始人兼总裁张东胜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就曾表示 , 希望可以提升智能门锁的供应链水平 , 向手机、家电、汽车供应链的水平和标准看齐 。

打开市场,失去人心,智能门锁价格战背后的迷失


图源:小米官方微博
【打开市场,失去人心,智能门锁价格战背后的迷失】张胜东的一番话 , 其实也点出了同为科技消费品 , 智能门锁与其他成熟品类的差距和差异 。
尽管智能门锁在国内的发展已经超过十年 , 但现在也很难说实现了普及 。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 , 有将近65%的受访者表示 , 在需要更换防盗门或门锁时 , 会考虑智能门锁 , 但不会因为单纯的换锁而换锁 。 这背后反映出普通消费者对于智能门锁的了解和需求都有所欠缺 。
这也就造成了智能门锁的C端市场潜力还未完全打开 。 放眼全球 , 智能门锁在日韩的渗透率高达70% , 欧美国家也超过了50% , 而在2020年时 , 中国的智能门锁渗透率还不足10% , 差距明显 。 对比而言 , B端才是智能门锁公司的大客户 , 高端楼盘、酒店、写字楼以及长租公寓等需求方 , 占据了行业内80%左右的份额 。
行业混战引发的价格战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智能门锁与一两年就换新的手机等3C产品不同 , 一款产品的使用寿命最长可达十年之久 , 用户也不会选择频繁更换 , 大多都是“一锤子买卖” 。 因此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售后能力 , 就变得十分关键 。 但随着近两年智能门锁出货量、安装量的激增 , 很多企业的服务跟不上了 。
尽管智能门锁线上销售已很普遍 , 但对于企业来说 , 线下的服务体系依然要占据极大比重 。 目前大部分品牌都承诺消费者提供免费安装、规定年限内(大多3年)免费质保 , 终身维保等服务 , 这些都需要企业投入不小的人力物力财力 。 而线下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 , 也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观感和评价 , 毕竟只有他们才是真正与消费者面对面接触的 。
现在市场上维修、更换智能门锁的商户 , 很多都是零散的个体自营店 , 维修技术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 这也就给行业内的品牌提出要求 , 应更好地整合资源 , 制定标准 , 并且将品牌售后的触手伸的更深更远 。
行业在建立标准的过程中 , 势必需要有头部企业从中起到带头作用 。 但经历了2019年的“千锁大战”后 , 行业至今依然没有跑出绝对的头部企业 , 呈现出“纺锤形”的格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