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意思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是一种很重要的哲学思想,由此派生出的“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思想,千年以来被很多思想家诠释,三智书院创院院长、永远名誉院长汤一介先生也曾多次发表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看法 。三智书院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汤一介专栏”,与朋友们分享汤一介先生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论述 。今天,小编和您分享汤一介先生讲述中西文化在真、善、美问题上的比较 。
论中西文化在真、善、美问题上的比较
孔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要有对象,求真;知,客体是客体,主体是主体 。好,是一种享受,客体入于主体;乐,“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要超越自我、世俗,超越生死等等,与天为一,最高之善的境界 。“智”是理智的问题,“好”是情感的问题,“乐”是理智和感情的结合 。
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我们知道,孔子和儒家都认为,人们的生死和富贵不是能靠其自身的努力追求到的,但人们的道德和学问高低却是靠其自身的努力追求而有不同 。上面引的孔子那段话可以说是孔子对他一生的生活道路的描述,或者说是他一生修养的过程,成“圣人”的路径,也就是孔子本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了解 。
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可以说是他成圣成贤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是他成圣人的深化过程 。“知天命”可以解释为对“天”(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有了一种认识和了解,这也许可以算是“求真”的范围,因为这一阶段孔子仍然把“天”看成认识的对象,还没有达到“同于天”的阶段,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只是在追求着“天人合一”的境界 。
郭象在《庄子序》中说:“夫庄子者,可谓知本矣 。……言虽无会而独应者也 。夫应而非会,则虽当无用 。”盖能与天地万物之本体相应者自可谓“知”本,既为“知”本,则仍与天地万物之本体为二,仍把天地万物之本体视为认识之对象,此尚未与天地万物之本体会合为一,故虽“知本”仍未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也 。此境界虽已甚高,但“虽高不行” 。
展开全文
“六十而耳顺”这句话向来有不同解释,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说:“‘耳顺’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人也有很多,但都觉牵强,译者姑做如此解释 。”杨先生是做这样解释的:“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言语,便可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我认为,杨先生的了解大概是符合孔子原意的,但自古以来却也有多种解释,例如晋李充说“耳顺”是“心与耳相从”,这也许是杨先生的解释所本 。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意思


晋孙绰用玄学思想解释说:“耳顺者,废听之理也,朗然自玄悟,不复役而后得,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这应是一种超乎经验的直觉而得宇宙大全之理的境界,是一“内存而超越”的境界 。照现在解释学的看法,凡是对前人思想的解释都有解释者的意见在内,不过解释和被解释之间总有某些联系,否则也就无所谓“解释”了 。历来的思想家对孔子思想的解释大都是如此 。
这里,我打算引用朱熹对这句话的解释,他说:“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 。”“声入心通”当和“声音”有关(“有音之声”和“无音之声”都可以包括在内);“知之之至”应是超于“知天命”的境界,这种境界与“知天命”的境界不同,它是“不思而得”的,所以是超于知识的 。那么这种境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我想它可以解释为一种直觉的审美境界,所得到的是一种超于经验的直觉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境界,“美”的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