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自信

编辑|Stella、Lexie、Enkidu
整理编辑|Stella
教育部于2022年4月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此次语文新课标将文化自信列于核心素养之首,并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对学习语文和文化的重要性 。在语文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该如何致力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植与发展呢?
本期《越谈》中,新学说CEO吴越对话上海诺美学校校长王普、广州市番禺区诺德安达学校校长杨琳琳、成都霍森斯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彭艳琳,多维度共同讨论“树立对汉字文化的坚定信心——新课标讨论之语文” 。
一、核心变化与底层逻辑
吴越Q:请各位老师谈谈2022版语文课标比2011版有哪些重要变化?这些重要变化产生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王普A:本次新课标与以前的课标相比,有一些突破:第一,整体来说,新课标对语文的核心素养基本上属于是“官宣”了 。过去我们还是在学术层面或民间层面去研究、探究,这次新课标则从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角度来定义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它坚守着原来对语文核心素养定义的最基本的要素词语:“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 。
第二,从整体评价和观感上,我认为这个理念有一个回归,这可能与我们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相关,也就是再次回到了中国古典文化强调的“文以载道”传统上来,所以说从价值观引领的角度,强调文化自信、回归传统,但又不仅仅是回归传统 。新课标里对新时代的文化和价值引领也有明确表述:增加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 。这种变化,是对原来以改革开放之名行对文化进行否定之实的修正 。
因此我认为,从“道”的角度是有回归、有坚守、有自信;从“术”的角度,也有更多的开放和借鉴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有探索精神和研究精神的学校或者一些国际学校自主建设的语文类学科有很多的有意义的探索,但这些探索能进入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中,如动态性过程性的评价标准、项目式学习等等,我想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是更开放更自信的直接体现 。
杨琳琳A:从新课标语文学科来看,最主要的变化就是需要我们把知识本位的想法转换到育人本位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变化,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讲 。
在最初接触IBDP时,如何平衡学生年龄层与IBDP课程知识层面要求成为难点,所以我选择以“中文之美”这个点,让孩子从造字、起源等让学生看到中文之美,看西方作品翻译后如何呈现中文独特美感,让学生体会出色写作带来的文字力量,学生被文字感染的同时,慢慢点燃学习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
这一次的新大纲,让我们看到了四个核心素养,其中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我认为非常重要,在此之前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较少,而新课表的这一核心在对学生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是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着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好奇心等非常重要 。
另外,对于审美创造过去是很少提及的,这一点恰恰是能够让学生选择最恰当最高级语言水平来传播文化中国文化 。
展开全文
同时,新课标提到六大语文学习任务,把原来的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的处理,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虽然国际化学校已经有了很久的运用,但我们希望让更多中国学生受益,充当起文化传播者 。
彭艳琳A:今年的新课标和2011年的课标相比有非常大的变化,首先,新课标将文化自信提到了核心素养的首位,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另外,新课标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上,首次采用了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这与2011版课标是完全不同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