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自信( 三 )


杨琳琳A:如果把新课标与IB大纲比较,IB课程并没有专门的教材,而对于新课标,我们可以从教材当中窥探基础任务群、发展任务群等等的要求和设置,而拓展型任务群便是通过学习教材之后的一种运用和补充 。
关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恰恰是很多国际化学校的特点 。以我校为例,我们阅读一本书时,比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老师会先让学生进行前期评估,画出心目中的狐狸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之后在导读阶段,选择以作者经历出发,让学生积极猜测故事会发生什么?是否会跟作者的经历有关?老师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之后再进入阅读,验证自己的想法 。
在知识运动与输出阶段,我校老师会让学生自己绘制画面卡,加深对于故事的理解,为更好理解整个故事逻辑与发展,老师会带领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或鱼骨图 。
最后,让学生输出也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选取模拟朋友圈的方式让学生输出自己的思想,除此之外,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学情境化、实践化,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兴趣 。
所以,基于新课标的拓展型任务群,我们应注重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真正服务于学生生活,为真实生活解决问题 。我认为新课标中的这一点,真正满足了帮助学生成长的育人需求 。
三、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吴越Q:本次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的情境性与实践性,如何理解“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如何实施?
彭艳琳A:新课标课程理念的第四条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关于“情境”一词,在新课标中总共出现了46次 。如此高频的出现,可以看出新课标对于该理念非常重视 。
在理解新课标时,首先应理解真正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是什么?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学习情境是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是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 。
真实的情境分为两种:当下生活的真实情境(节日、节气、风景名胜、新闻热点等)、创设出的真实生活情境(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的交际语境、角色扮演等) 。
两种情境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结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和有效学习 。
我们的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活动等,都尽量紧扣学生的生活开启话题,这样才能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口语交际:向班级推荐一个春游的地方、如何劝说、请教,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好不好等 。习作也是如此,例如向别人介绍一个你熟悉的人,猜猜我是谁等 。教师创设写作情境,学生才能感受到写作的目的是交流,而不是被动完成任务,当学生身处交流的场景中,才能产生创作欲望,积极投入到写作中,提高学习效率 。缺乏真实情境的学习,知识是没有生命力的 。
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和生活中的场景是有差别的,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需要融入语文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可以设计“趣味故事会”这一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下,设置学习任务:【朗读者大会】1.读故事,寻找最有意思的地方;2.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中的趣味;【讲故事擂台】1.借助表格、示意图、关键词句,复述故事;【编故事大王】1.确定角色,按照一定的顺序,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2.评选故事大王 。这里的任务情境,融入了复述故事的语文知识,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支架(抓住最有意思的地方、注意读出有趣的语气、借助表格、示意图、关键词句),助力学生掌握复述的要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