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汽配城有多少个 四川人

位于成都棉花街48号的上海华新行开具的汽车配件发票
1937年,位于成都棉花街58号的云一铁工厂开具的汽修发票
1959年,成都打造了全国第一辆三联式公共汽车“锦江号”,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
成都曾经的棉花街,在今天的地图上已找不到了,但早在民国它就是成都汽修汽配第一街 。时至今日,成都的公共汽车无一例外是短头式,双联式的公共汽车更是比比皆是,而短头式和双联式公共汽车的鼻祖就诞生于当年的棉花街 。今天的成都已是全国私家车“第二城”、造车“第六极”,成都人爱车不是偶然的,棉花街把成都推上了爱车之路 。
纱帽街
继承棉花街的基因
上世纪80年代初,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成都纱帽街就冒出了上百家汽车配件经销商 。其经销的汽车配件大都是日本车、东欧车以及苏联车,当然也有国产解放牌车、北京牌吉普车、南京跃进牌汽车,几乎可以说是要啥有啥,没有经销商找不到的汽车配件 。作为“汽配一条街”,纱帽街红火了十多年,上世纪90年代末,汽配市场因城市拆迁改造而悄然消失 。
成都的老街好些在以前都是集市,以集市取名,如有草市街、糠市街、乡农市街、浆洗街等 。成都汽配一条街为什么会在上世纪80年代诞生于纱帽街呢?好些人以为是偶然现象 。或许有几家家住此街的店铺主人,看到街上汽车陆续多了,索性打开门面,开了个汽车配件铺子做生意 。其他人看到做汽配生意还不错就接踵而来,像击鼓传花一般,一家又一家的汽车配件铺子打开了,纱帽街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汽配一条街 。然而这都是凭空而想 。
在纱帽街的北段,曾有条与之垂直相连的街道,那就是棉花街 。如今在成都地图上已查找不到了,蜀都大道建成后,全部覆盖了它 。棉花街早在民国时期就形成了汽修汽配一条街 。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令棉花街那汽修汽配业遗留的种子苏醒,在纱帽街落地生根,汽配一条街就在纱帽街诞生了 。汽车修理业想在纱帽街复活是没有合适的场地了,但汽配生意对场地要求不大,纱帽街有大量的老铺面,一间间铺子如一个个汽配商家会生金蛋的窝 。纱帽街成为汽配一条街也是一场机缘巧合与天地人和的共谋 。
汽修市场大战
民营资本上位
在民国时期,棉花街逐步形成汽修汽配业第一街,但它并不是成都第一家汽车修理厂和汽配商的诞生地 。1926年,成都成为四川汽车运输业的发祥地 。进口汽车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有汽车装配和修理的需求 。3年后,原成灌马路长途汽车公司和成都华达公司的技师郑怡亭和段津一,慧眼发现了汽修业市场 。川内的民营汽车公司无力解决自身车辆的装配和维修,于是两人双双辞职并合伙集资400大洋,选址成都青石桥租赁铺面,筹办汽修商行,于1929年8月18日正式开业,取名为“西方汽车装修公司” 。
郑怡亭和段津一敢于创办四川首家汽车装修公司,有他们的本事和底气 。1925年9月,成灌马路长途汽车公司和成都华达汽车公司向上海美商怡昌洋行订购福特汽车底盘总成,洋行就推荐他俩担任该批车辆入川的技师 。两人经3年汽修技术积累,有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公司也有规范和分工,郑怡亭任经理,段津一任机务主管,另聘员工3人,分别担任会计、采办、司库等职 。公司开业后,生产规模虽不大,但装修车辆的技术一流,郑怡亭和段津一的动手能力都较强,在公司自创加工汽车配件也是常有的事 。公司业务兴旺,颇受成都乃至外地民营汽车公司欢迎,知名度迅速提高 。公司开业不到半年,美商美信洋行专门派员从上海来成都,授予美制福特汽车以及同型汽车配件销售委托权 。当时川内大都是福特汽车,西方公司成为福特汽车在四川的第一家汽车及配件经销商,生意如日中天,声名远扬 。郑怡亭也在四川汽车职业总工会换届时当上了主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