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的起源、历史与含义


策划的起源、历史与含义


【策划的起源、历史与含义】策划是一个广义词,在不同的领域,策划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为此,我们把策划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策划,泛指一切策划活动,是指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为决策、计划而构思、设计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过程 。

狭义的策划是指现代企业策划 。企业策划,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为了达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市场目标,确保企业决策和计划的理智化、效能化和科学化而开展的事前设想,及其按科学的策划程序进行的谋划、设计和创造思维,并形成策划方案的过程 。

策划在中国

中国策划思想源远流长,它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悠久 。原始社会的群体狩猎行为就有策划思想的萌发 。商朝的姜子牙以其自身高超智谋和策划行为辅助武王灭商纣王夺得天下 。到了战国时期,其策划思想更加发展丰富 。《吕氏春秋》中,“此胜之一策也”的“策”字,《论?Z·述之》中“好谋而成者也”的“谋”字,以及《汉书·商帝纪》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筹”字,都有筹划、安排、出主意、想办法、出谋划策之意 。中国军事名著的《孙子兵法》“计篇”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呼!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

《孙子兵法》(九地篇)又说:“庙算”是“历于廊庙之上,以株其事” 。可见,“庙算”的含义同策划是一致的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策划行为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普遍认同 。在战争之前,君主们都要备以祭祀之物,携以文武大臣和策士、谋士们赴祖庙,一方面进行祈祷,愿祖宗保佑作战胜利,另一方面就“道、天、地、将、法”等“五事”、“七计”去筹算、度量战争的得胜条件,策划作战方案 。《战国策》一书,就是战国时期策士、谋士们游说策划之言论的汇编 。

中国直接出现策划一词是汉朝时期 。节录西汉刘安的《淮南鸿烈·要略》,就有“擘画人事之终始者也”的要句 。节录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隗器传》,更有“是以功名终审,策画复得”的要句 。唐代元稹的《奉和权相公行次临?I泽》中,也有“将军遥策画,师氏密讦谟”的诗句 。宋代司马光在《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中,也有“人之常情,谁不爱富贵而畏刑祸,于是?|?大夫忘返承流,竟献策画个为奇巧,”的句子 。清代魏源的《再上陆制府论下河水利书》中,写有“前此种种策画,皆题目过大……”这里的“擘画、“策画”均与策划通用 。古往今来,凡举大事者必有同谋,凡成大业者必有善谋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策划的含义由原来出谋划策的表层次向深层次演化 。南宋辛弃疾在《议练民兵淮疏》中写到:“事不前定不可以猝,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 。它是说,做事情不在事前决策,就很难应对突然的变化;行军作战如不在战前策划,就很难克敌制胜 。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先策划后决策以及策划在决策中的重要地位 。

企业策划的分类

企业策划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凡是需要进行决策和制定计划的企业管理活动,都有个事前策划的运作程序 。因此,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

按照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处的地位,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策划分为“战略层次的策划”和“策略层次的策划”两种类型 。战略层次的策划是企业一定时期内发展战略总目标和总方针的谋划和设计,是范围较大,带有全局性、统筹性的策划 。它居于企业策划的最高层次,具有总体策划的地位,统御着企业的一切策划活动 。一般侧重于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的研究、谋划和设计 。策略层次的策划是企业为了实现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而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策划 。如品牌策划、促销策划、广告策划、企业形象策划、公关关系策划、活动策划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