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网络协议与标准


摘要: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它们是承载计算机通信的实体 。然而它们是怎样有序地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任务的呢?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它们是承载计算机通信的实体 。然而它们是怎样有序地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任务的呢?
具体地说,共享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以及在网中交换信息,就需要实现不同系统中的实体的通信 。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送包、数据库治理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终端等,系统包括计算机、终端和各种设备等 。一般说来,实体是能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而系统是物理上明显的物体,它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 。两个实体要想成功地通信,它们必须具有相同的语言 。交流什么,怎样交流及何时交流,都必须遵从有关实体间某种互相都能接受以一些规则,这些规则的集合称为协议,它可以定义为两实体间控制数据交换的规则的集合 。
上面洋洋洒洒地一大通话,可能早已让读者晕头转向了 。简单地说,所谓的协议,就象人与人交流的语言一样,它是计算机网络通信实体之间语言 。不同的网络结构可能使用不同的网络协议;而同样的,不同的网络协议设计也就造就了不同的网络结构 。下面将从计算机网络协议参考模型开始,逐一介绍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
6.1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自从计算机网络面世以来,它不断地促进着社会的发展,而且人类对计算机网络的依靠与需求都愈演愈烈,所以许许多多的计算机厂商都建立了自己一套与众不同的网络协议体系,然后配套一系列相对应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来完成计算机的连网需求,而且它们之间并不能通用 。这样造成了假如你选择了一个厂商的网络产品,就被捆绑在这个厂商上,不得不“从一而终”,这显然降低了整个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甚至妨碍了计算机网络的更一步发展 。
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分委员会来研究和制定一种开放的、公开的、标准化了的网络结构模型,以期用它来实现计算机网络之间相互联接与沟通 。
经过一段时间后,ISO组织提出了一套称为“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它定义了一套用于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框架 。由于ISO组织的权威性,加上人们需要一个相互兼容、共同发展的,新的网络体系,所以OSI参考模型成为了各大厂商努力遵循的标准 。到了今天,虽然网络协议并不是完全与它一致的,但却都是根据它来制定的,所以确保了它们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OSI参考模型已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协议的“金科玉律” 。
OSI参考模型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将功能逻辑上划分开来,以使整个结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OSI参考模型共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7. 应用层(Application)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5. 会话层(Session)
4. 传输层(Transport)
3.网络层(Network)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1. 物理层(Physical)
表6-1 OSI七层结构
有一句英文短句可以帮助你来记住它们的顺序:All people seem need to data process.每个单词的最前一个字母与每一个层相对应 。下面我们就逐层作一相对简单的介绍:
6.1.1 物理层
物理层,它通过一系列协议定义了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规程的特征 。

推荐阅读